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红旗的汽车怎么样?

2024-05-31 15:20热度:4268

红旗的车就质量和工艺来说应该是没问题的!想当年红旗也是中国豪华车的代表,各方面配置都不错,算是国产良心车了,曾经也是为世界各国元首所钟爱的豪华车之一,可惜现在发展的不行。
红旗轿车有两款旗舰,一款为标准车身长度的基本型旗舰,另一款为采用加长车身的加长豪华型,旗舰的设计制造工艺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林肯都市”属于同一平台。
红旗在人们的心中一直是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品牌,不过选择这台车要做好几点准备,一是售后维修保养方面的局限性会比较明显,有什么问题只能去4S店,而且红旗的4S少的可怜,二是出远门的时候最好提前做一个全面检查以免半路抛锚,红旗现在的保有量很小,零配件的普及率也并不高,如果半路抛锚,很难就近找到能修的地方。

红旗轿车为什么要停产?

从时间上看,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跨度让红旗成为比丰田雷克萨斯更具历史积淀的高档车品牌。不过,与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诞生,仅用不到30年就在全球市场实现年销量40多万辆、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叫板奔驰宝马和奥迪的雷克萨斯而言,红旗可谓命运多舛。

如果没有当年突如其来的“停产风波”,如今的红旗轿车是否会有更好的光景? 1981年5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国务院发出节电、节油指令”,出现“红旗牌高级小轿车因油耗较高,从今年6月起停止生产”23个字。

时隔30年,外界才发现,红旗轿车下马的真实原因另有隐情。 2013年5月30日,红旗H7鸟巢上市现场,一汽精心地将讲述红旗品牌发展历史这一环节,做成北京卫视《档案》栏目的现场。主持人石凉在讲述到红旗上个世纪80年代为何下马这一章节时,故意“留了一手”—只谈结果却避谈真实原因,让在座的媒体和观众意犹未尽。

从众多渠道信息了解到,红旗当年被迫下马的真实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手工打造的红旗轿车,在使用过程中陆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迫使中央领导不得不忍痛割爱,最终放弃红旗轿车。从根源上看,是因为红旗缺乏核心的自主技术研发能力以及规模化量产的生产制造体系。

新华社原国内部编委、知名汽车记者李安定曾在《家庭轿车诱惑中国》中说:“进入80年代,随着国门的开放,红旗的乘坐者们的眼界宽了,红旗轿车的缺点一一暴露:红旗太重,在国外高速公路上的加速性能太差,眼看后面一辆辆洋车超越而去,驻外大使感到有辱国格;红旗可靠性不大理想,国际交往多了,贵宾送往迎来,外国元首游览八达岭长城,红旗却在山路上刹车失灵;领导人到机场迎接外宾,客人上车走了,主人的红旗却在机场死活发动不起来?” 最新的一种说法来自一汽老厂长、原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饶斌之子饶达。

2013年6月7日,饶达在个人博客中首度披露说:“费油和可靠性差仅是(官方勒令红旗下马)借口,几吨重的红旗百公里19升油,与当时进口的豪车比油耗不高。”饶达认为,红旗被下马的真实原因是当时的某些官员希望乘坐更舒适的进口小轿车。 饶达在博客中表示,1958~1984年的26年间,红旗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均在大幅提高。

这期间还准备与福特合作进行换型和大幅度技术升级,但改革初期,国产轿车产量极少,大量进口日本轿车,形成高干坐国产车,中级干部坐进口车的局面,形成了一种不平衡局面,这成为红旗被停产的重要原因。

有资料显示,红旗轿车停产后,中央国家机关、省、市政府部门因用车需要增加了中、高档轿车的进口量。有数据显示,1982年至1986年共进口轿车17.34万辆,是前32年进口的两倍多(1950年至1981年共进口轿车7.38万辆),其中1985年进口轿车10.6万辆,共花29.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