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和滞涨的状态。

2023-12-17 07:46热度:1066

第一种情况是,AD是总需求曲线,ASS是短 期总 供给 曲 线,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第一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第二种情况是,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从AD向右移动到AD′时,短期总供给曲线ASS和新的总需求曲线AD′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都处于很高的水平,第二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 

现在假定短期总供给曲线由于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和工资等提高)而向左移动,但总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可以用图17—3表示。在图17—3中,AD是总需求曲线,ASS是短期总供给曲线,两者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现在由于出现供给冲击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到AS′S,总需求曲线和新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这个产量低于原来的产量,而价格水平却高于原来的价格水平,这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滞胀状态,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的状态。

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请运用凯恩斯原理解释其出现的原因和应该采取的对策?

对于经济危机及失业根源问题,凯恩斯归结为由“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三大“心理规律”和货币所决定的“有效需求”不足,而一国的就业水平恰恰取决于“有效需求”。他认为总需求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之总和,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将导致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强调,“消费乃是一切经济活动之唯一目的,唯一对象。就业机会必受总需求量之限制”。鉴于在自由放任的社会状态下,“非自愿失业”是长期存在的,而且单凭自发的供给和需求,或自发的储蓄和投资的均衡所决定的“有效需求”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在此时就需要政府来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决策来刺激消费、增加投资,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把增加和稳定就业的希望寄于增加和稳定投资上,但他不同意把投资完全委托私人资本家,而是主张实行“投资社会化”,由国家、政府来总揽。凯恩斯指出“仅仅依赖银行政策对利率的影响似乎还不足以达到最适度的投资量。要达到离充分就业不远的境界,其唯一办法,乃是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对国家总揽投资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来源问题,政府可以以“举债支出”,即推行赤字财政政策来解决。与此同时,在就业不足的前提下,增加货币数量可以扩大社会支付能力、压低利率,从而刺激消费、诱发投资,促使“有效需求”增加、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在保持货币工资不变的条件下,提高物价的办法还可以消弥或缓解政府的债务压力。
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对我国扩大内需还有着重要的启示,金融危机使我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内需拉动型,但不可以但以内需来带动外需,内需和外需之间的平衡发展仍然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过程追求的发展模式,当前最重要的是扩大有支付能力的国内最终需求以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从而改变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形成消费与投资对GDP的双拉动作用,实现扩大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