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崩盘!怎么看待美国科技股昨晚崩盘?

2024-05-31 16:50热度:3853

美国的思路不一样。科技股暴跌是因为反垄断。美国司法部已经对高通做出反垄断判定,而如今美国司法部将对更多大型美国科技企业发起反垄断调查,这里面包括谷歌和脸书。其中有人还在呼吁分拆脸书。

每当美国经济遭遇外部摩擦,美国人的思路并不是保护大企业,恰恰相反,他们会反垄断,来促进竞争,他们认为创新是依赖竞争的,而大企业会阻碍创新的发生。

创新依赖竞争这个理论其实说来简单,最早就是《进化论》的观点。美国的创新目标不是单一性的,而是随机性,然后优胜劣汰。比如当年日本DRAM芯片很发达,那么日本人就从64KB研发到128KB,在研发到256KB,直到行业第一。日本的政策保护大企业,他们强调集体精神。而提升性能是大企业最擅长的做法,那就是为现有创新提供最好的设备。比如我们为智能手机提供最好的芯片,让他越来越快。大企业这方面很优秀。

但是,大企业不适合搞创新突破。比如如果智能手机即将代替传统手机,诺基亚没办法,英特尔也没办法,微软更没办法。他们就停留在了PC时代。但是小企业,由于基数众多,又要弯道超车,他们会主动去创新,然后优胜劣汰之后,科技树点对的小企业,更上一层楼。而大企业,很多就进入了历史尘埃,如柯达,诺基亚的手机。如果未来有新的产品替代智能手机呢?比如手表,又或者科幻片里面下面的全息投影装备:

因为你站在现在,并不知道未来创新是如何发展的,所以你只有采取广撒网,优胜劣汰的方式。也就是鼓励中小企业崛起,通过资本和研发上的支持,然后要他们相互竞争产生一个新的技术突破。而在这期间,要防止大型企业通过市场份额挤压,通过恶意收购来压制这些企业成长。

我们已知的几个反垄断产生效果的个例:

1、上世纪80年代分拆AT&T和对IBM反垄断产生了微软和苹果。实际上微软和苹果早期都是PC上的,而IBM本该更有优势。而比尔盖茨的母亲也是IBM的高管,这让比尔盖茨早期对于互联网有更多接触。

2、英特尔每年100亿美元研发尚未建立起来的行业壁垒。如今英特尔7纳米的芯片都攻克不了,卡在半空,GPU和手机芯片架构都遇到了逐渐成长起来的对手。GPU的并联运算,甚至于一定程度上开启了AI时代。而ARM一步步的从无到有。

3、马斯克的SPACE X。如果说企业垄断是事物的一面,那么NASA的垄断则是另一面。如果没有租给马斯克发射平台,那么猎鹰系列就不能从1走到9,猎鹰9造价6000万美元,由于可以回收,未来成本有可能下降到极限的6万美元(当然不可能如此完美)。

4、页岩油。美国对能源领域反垄断由来已久。特别是对标准石油的追打长达20年,更早期你大概知道洛克菲勒被拆。而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石油个体户逐渐开始尝试在岩石层用液体压裂法获取油气,而这都是美国石油巨头不肯尝试的方法,他们已经将战场转移向中东。而正是这批个体户,搞出了水力压裂和水平井。最终让如今能源格局发生变化。(委内瑞拉和伊朗的处境或多或少和个体户有关)

综上,实际上并非是美国在“自断手臂”,而是经济驱动理念上的差异。华尔街很多人寄希望于用一次创新来制造剪刀差,比如微软的软件,英特尔的芯片,高通的基带,谷歌搜索,游戏。甚至于生物药。而如果要甩开有力的对手,惧怕被对手超越,美国会怎么做?他们会让创新整体性转向更高的层次。这样整个系统就会重建。而这种突破创新必须依赖中小企业。所以他们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方面是不遗余力的,拜杜法案让美国开放了所有的公共科研专利,并开放大学实验室为企业服务。如果靠中小企业自己搭建实验室,很明显是不可能有大跨越的。而在这方面,他们可以开放国防领域给私人经营。别忘了,硅谷早期依托的就是森尼维尔空军基地。而互联网来自于国防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个人想,在如今这个环境下,我们要关注大企业,我们更要关注中小企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