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没有低保申请贫困户可以吗?

2022-11-12 06:25热度:5531

没有低保可以申请贫困户。

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即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统称为弱势群体。

扩展资料: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或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贫困的标准不同,目前国际贫困线标准是世界银行提出的按购买力平价计算1 天1 美元收入的标准。

中国的贫困线标准调整了几次 

1986年

国家统计局作了一项关于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研究,确定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标准是年人均200元;

1990年

我国贫困线标准相当于300 元;

1995年

我国把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因素考虑在内,这个标准被调整为530元;

2000年

“八七”攻坚计划完成时,贫困标准已经调整为625元; 2005 年为683 元。这一标准是农村绝对贫困户的标准,而不是相对贫困标准。

2014年

贫困标准2800元/年

2015年

贫困标准2968元/年

2016年

贫困标准3146元/年

2017年

贫困标准3335元/年

2018年

贫困标准3535元/年

2019年

贫困标准3747元/年

2020年

贫困标准4000元/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贫困户

可以的,以广东省为例:

(一)相对贫困人口的认定标准

当前,全国以及我省对贫困对象的认定最关键的指标是收入指标,也就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我省是以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000元(2014年不变价)作为相对贫困人口的认定标准,同时要综合考虑“三保障”和家庭支出等实际情况进行评议。

(二)相对贫困人口入户核查方法

核查相对贫困人口,最根本的是要准确核查其具体的收支情况,要通过上门入户,向农户详细了解家庭收入支出的情况,进行比对核查,筛选过滤,去虚存实,去伪存真,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对贫困人口的核查必须做到“二个全覆盖”:

一是对相对贫困户的摸查要做到全覆盖,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逐户登门核查,核清农户家庭资产、收入支出等情况,并详细记录在案,由农户、村委干部、调查人员签名确认。

二是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户的基本信息收集要全覆盖。要严格按照《广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档立卡工作的通知》(粤扶办〔2016〕76号)要求,逐项逐条,认真调查、核实、填报《贫困村基本情况表》和《贫困户基本情况表》。

(三)相对贫困人口的确认程序

相对贫困人口的确认,必须按照《广东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规定程序,严格执行村民申请、村民小组和村民代表评议、村委会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的程序,由县级人民政府审定最终名单。不得合并步骤,不得简化程序,不得以任何方式伪造、纂改数据,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接受监督。

扩展资料

贫困人口退出

1、入户调查。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组织乡(镇)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对年度计划脱贫户进行入户调查。达到退出标准的,经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入户调查人员填写《元阳县贫困户脱贫销号“双认定”表》;贫困户不愿退出的,也要做好脱贫情况调查,填写《元阳县贫困户帮扶情况认定表》,一并提交评议。

2、村“两委”商议。村党总支就入户调查情况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成员会议,即村党总支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由村党总支书记主持,对入户调查情况初步意见进行充分讨论和发表意见。

根据不同情况,可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商议意见。驻村工作队必须全程参与商议。

3.村评议公示。由村委会牵头,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党员、村民进行民主评议,提出脱贫初步名单,在自然村或村民小组村民活动较集中场所进行公示。

公示期内,如无异议,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村第一书记、入户核查人员和脱贫户在《元阳县贫困户脱贫销号“双认定”表》签字确认,初步名单和《元阳县贫困户脱贫销号“双认定”表》报乡(镇)人民政府。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切实履行职能并全程参与监督并签字确认。

4.乡(镇)核查公告。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报送的初步名单,对照检查核实,并填写乡(镇)核查意见,脱贫户名单在乡(镇)和该行政村公告退出,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扶贫专干签字确认,上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5.县审定销号。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乡(镇)报送的脱贫户名单及退出程序进行审查,县委书记、县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扶贫办主任、统计局局长(调查队队长)对全县汇总名单签字认定,并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销号。

参考资料来源: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相对贫困户认定标准、核查方法、程序

参考资料来源:元阳县人民政府-元阳县贫困退出考核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