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广州新塘和白云区,哪里买房子环境好一些?

2023-12-13 10:54热度:1862

白云在广州市区,生活配套更好,价格也更贵。新塘现在是热门商圈,未来也会开通地铁,价格还没炒高,值得考虑。
当然,环境好不好,关键还得看价格高不高。楼主想买哪个楼盘的,可以去搜房评估网查查价格,还可以看见该楼盘近一年的价格走势,值得参考!

淮安的房价还会涨吗?

楼价原本是众口一词都说要升的,一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情况!但现在却因政府新政一声棒喝,楼价被悬在空中,谁也不知道房价将来到底会怎样。

  房价就是供需双方在经济学上的一种博弈,市场价格的杠杆作用取决于供需双方之间的关系。如果是供不应求,那么市场就会通过价格上升调节来促使市场上的购买力下降;供大于求则通过降价减少供应来趋向又一轮的供需平衡。但现在的问题是:广州目前的楼市究竟是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呢?这个问题也许谁也说不清,有人说截至2004年底广州商品房空置面积为605万平方米,市场明显供大于求,但又有人说空置的基本上是多年卖不出去的房子(如裙楼商铺等),属于无效供给,而新建住宅则一直供不应求,所以楼价出现上升;也有人说广州的房子一直处于供略大于求的水平,所以连续七年楼价看跌;但马上又有开发商出来说话:今年土地供应不足,住宅当然会供不应求,楼价还要继续上涨……可谓众说纷纭,老百姓都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都说“乱世出英雄”,但咱老百姓的真实想法是“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咱现在倒是希望能出来一个先知,好问我们现在是观望呢,还是赶紧入市好?

  考量一座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准,不仅仅看鳞次栉比、瞩目万众的写字楼,好要看其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数量及使用成本。本报记者邹卫摄

  难题二

  专家的话还能信吗?

  从新闻媒体上,咱老百姓除了看到最多的是开发商的观点外,还有政府和业内专家学者的言论。开发商作为市场的卖方,“黄婆卖瓜”式的发言在所难免,但作为冷眼旁观的中立群体,专家学者的话是否可信呢?

  按理说,专家不是开发商的职员,不拿企业的工资,他们代表着一种社会良心,其立场应该是中立的,其态度应该是科学的,说话也应是不偏不倚的。但现在问题是,时下很多研讨会或明或暗都是开发商组织或赞助的,人家开发商邀请你来当嘉宾发言,你总不能不给一点面子、不给人家说点好话吧?当然你也可以唱反调作冷思考,但人家开发商知道你是这样的人,下次就不请你了。让人感到糟糕的是,专家教授多是来自“象牙塔”、“书斋”里的理论研究人士,大量信息连开发商、代理行和市调公司等这些第一线的实战操作者都掌握不了,政府部门在管理方面又存在时间滞后的薄弱环节,因此,在业内对开发商自报销量“注水”问题的一片质疑声里,专家学者在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中,又如何能做到拨云见日,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预测和判断呢?倒是跟着开发商“人云亦云”,制造一片或真或假的市场繁荣,岂不也好博得个皆大欢喜吗?

  由此看来,专家学者的话也不是全部可信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今天,敢说真话的专家学者更是越来越少了。

  难题三

  房价到底涨不涨?

  房地产“新政”公布后,有发展商向政府建议说,广州楼市市场化程度高,买家比较理性,因此政府在制定实施细则时要考虑地区的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

  听这些开发商的意思,是指像上海、北京等楼价被炒高了的城市,就应该通过“新政”实施使它们的楼价降下来,而咱们广州这个炒楼者不多,市民理性置业居多的城市,房价并没有被炒至虚高,因此还是“稳定压倒一切”吧!

  但现在的问题是,广州的房价究竟涨得算不算高呢?接下来是还会继续升上去,还是让它降下来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先分析一下近年来广州的房价走势是怎样的。

  据了解,2003年广州大道南的几个楼盘,当时售价基本在3800-4000元/平方米,但不足两年时间里其楼价已涨至5500-6000元/平方米了,涨幅高达1500-2000元/平方米;再看看滨江东的临江豪宅,1999年中海锦苑的售价在8000-10000元/平方米,去年汇美景台和金海湾的楼价则在13000-20000元/平方米的高位了……据房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广州楼价总体上涨了18%,即单价5000元的楼价就上涨1000元/平方米。而今年在“新政”公布之前,还有开发商声称今年楼价预计还会有5%-15%的上升幅度。

  据说,房地产开发商对售楼提价的解释是石油、钢筋、水泥、铝材等原材料的物价上涨了,增加了房地产开发的成本,因此房价只得随之上升,甚至连宏观调控也成为开发商提高房价的理由。

  但现在的情况怎样了呢?据新华社主办的《了望》杂志最新一期报道,受调控政策和投资过剩造成产能急速扩张的双重打击,一些本来过热的行业如电解铝、水泥等,近来的盈利情况都由大赚变成大亏。去年第一季度,中国的水泥业实现利润31亿人民币,今年一季度转为亏损3亿5000万人民币。近80%电解铝企业今年头3个月出现亏损。钢铁业目前情况也不容乐观。

  既然水泥、铝材、钢铁等建材已经由大赚变成大亏或情况不容乐观,那么伴随着石油、水泥等这些物价的下降,开发商提升楼价也就开始失去了充分的依据,现在又是在房产“新政”的调控之下,这回楼价总该降下来了吧?

  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两年广州楼价上涨得太快了,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理性,现在被房产“新政”牵住牛鼻子之后,是到了该降下来的时候了……

  难题四

  不炒股不炒楼,咱炒什么?

  把钱存在银行收取利息已经不是一种“名赚实亏”的投资,但现在的问题是,原本手头上有了闲钱想投资的市民,过去可以通过炒股来赚钱,但现在炒股已经不容易赚钱了,弄不好还要亏本。于是,从“股海”中抽身上岸的投资者,又把眼光转向炒楼,但现在政府为了稳定房地产的价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打击炒楼。看来炒楼也行不通了。

  于是投资者禁不住要问:不炒股又不能炒楼,那明天还能炒什么呢?看来,目前国内的投资渠道太窄,市场又尚未成熟和规范,老百姓手中有了钱还真不知往哪里去投资,这种无奈又说明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