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全世界央行都在宽松,黄金和股市都没见大涨,流动性都去哪了?

2022-11-12 10:40热度:1783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的下行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更多的央行开始了宽松周期,特别是欧央行扩大了负利率和量化宽松的规模。然而8月以来释放的流动性,并未明显造成这些国家的股市有较强的上涨,国际黄金价格也相对上涨缓慢,这是因为在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之下流动性释放的效果减弱,同时大多数被美国市场的债务问题和股市所吸纳。

一、流动性的短缺和流动性陷阱。第一,流动性的释放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各国央行降息或开展资产购买的目的是为了推升资产价格和通胀,从而使投资意愿增加,拉动经济增长,但是从8月开始,以黄金为明确代表的全球资产价格并未得到有效的推升,股市表现也相对乏力。我们可以对比,7月31号美联储首次降息之后,全球股市和黄金的价格,可以发现,现在全球资产价格并未在美联储第1次降息之后的基础上有明显推升,同时美国国债收益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这代表流动性并未对市场产生积极效果。

另一方面,美国银行间拆借的流动性也出现了短缺,纽约联储被迫开启了回购,并即使在美联储第2次降息后,仍然将回购延续到了10月10日。不过虽然如此,回购市场上仍然出现了短期的供不应求的情况,意味着市场预期,即使维持现有回购规模,10月10日之前并不能缓解流动性短缺,说明美国的流动性缺口依然很大。从这两个方面看的话,也许全球央行白降息了。

第二,流动性泛滥限制降息效果。

流动性释放带来的效果降低从最基本的理论推测,可能受限于目前流动性泛滥的背景,全球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当中,所以流动性释放的增加反而伴随着边际效应下降,导致流动性,对市场的效果没有以前那么充分。

从2015年以来,欧日央行负利率持续增加规模,尤其是欧央行的量化宽松,直到2018年12月才落下帷幕。但是要注意的是,欧央行的量化宽松虽然在去年结束,但并没有对量化宽松释放的流动性进行缩减,也就是说只停止了流动性释放的增量,却没有对流动性的存量进行货币正常化。包括美联储的缩表在8月1日正式停止,负债表中滞留的资产面临继续扩张。这样导致在今年上半年,各国央行的宽松周期还并未开始的时候,全球流动性的基础就已经很庞大了。

所以现在各央行开始用降息或资产购买扩大的流动性释放,在原先的流动性基础之上,显得规模较小和微不足道,所起到的作用,自然相对要小多了。

二、美国市场吸取流动性。第一,债务问题吸取流动性。

从欧日负利率时代开始,全球的流动性都流入了美国市场,导致美国资产价格上升,金融市场更加活跃。然而即使在美联储两次降息,并且下调超额准备金率30个基点之后,目前纽约联储进行的回购操作,仍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代表美国市场上流动性出现短缺。

正是因为美国企业在流动性增强,融资成本降低的背景下,开始更多的发行债券借贷,导致银行系统持有债券的数目增加,大于现金持有。因此,用债券抵押借贷的利率出现上升,因为大家手中的债券都要比现金多。

同样的情况,我们可以追溯到2008年次贷危机升级为金融危机之后,美元的流动性在市场上同样出现了衰减,这也是债务违约造成的流动性吸取情况。现在的债务问题并没有当年那么严重,只不过已经出现了相同的作用,导致流动性释放并未出现明显增加。

第二,流动性进入美股市场。

从2015年以来,全球流动性进入美国已经是一种趋势,这些流动性将美股市场进一步推升,然而今年这种情况出现了更为极端的升级。刚才说到美国债务市场,吸纳了大多数流动性,换成了银行持有的企业债券,但是这些企业发债借贷并不是为了投资进自己的生产,而是对自己的股票进行回购,推高股市市值。

所以我们看到美股市场的市盈率,即使在美国PM I数值跌落50以下,还在持续上升。也就是说,央行降息带来的流动性,更多是推高了金融市场的活跃度,让市值的泡沫严重化。虽然我们并没有看到美股延续历史新高的表现,但是经济的持续下滑已经拉大了美股市值和经济实体的差距,这其中就是流动性推高的泡沫了,相同的情况我们在2007年也看到过。

三、进一步的宽松手段和风险隐患增加。第一,进一步的宽松手段箭在弦上。

面临目前的流动性短缺状况,美联储肯定会采取手段弥补流动性的缺口。虽然在美联储理事分歧加大的情况下,在10月份进一步降息可能性并不大,然而进一步扩张资产负债表表确实得到了鲍威尔的默认,并且有很多理事支持。当然这样的负债表扩张,并不意味着量化宽松的开始,但是短期有限的注入流动性是我们可以期待的手段。另一方面,随着欧洲经济和全球经济形势的进一步下滑,我们也可以看到未来各国央行的进一步宽松,欧央行的量化宽松增量也可以期待。可以说,全球的宽松周期已经打开,目前流动性只会递增而不会缩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只要美联储能够弥补现有美元流动性缺口,那么资产价格上升也就不是问题了。

第二,风险隐患的积累。

流动性短缺和流动性陷阱同时出现,造成降息与其他的宽松手段,并未对世界主要经济体产生支撑。这样意味着未来更大的宽松手段推出,流动性会持续增强。然而我们刚才说到,流动性并不是没有释放,而是在美国的债务问题和股市的虹吸作用下,短期被隐藏了。这也就是说,等到美国的银行间流动性缺口被美联储填补,背后释放的流动性将迅速推升资产价格。

所以我们可以期待在10月底美联储议息会议之后,美股是否可以突破历史新高,全球的资产泡沫可能会被进一步推升,正如1998年和2007年的情况;另外流动性将债务问题暂时掩盖,也将带来企业债规模的持续增加。这样当衰退真正降临时,金融市场泡沫破裂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可能会更大。

综上,虽然各国央行已经开启了宽松周期,释放了大量流动性,但在流动性陷阱和美国金融市场的虹吸作用之下,并未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流动性效果不明显,可能带来的是未来更多极端宽松手段的应用,这些流动性将进一步推升泡沫和风险,导致未来潜在的更大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