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近500家房企破产,融资趋严下房企如何平衡债务与发展?

2022-11-13 10:34热度:5932

首先厘清一个认识,在本轮融资趋严之前,每年也有四百家左右的房企破产。所以重点不是破产,重点应该是房企在目前形势下如何选择发展路径。

龚少根据我大A股及最近一些案例总结了几条:

1、转型。如恒大,恒大整体转舵,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造车,名叫恒驰汽车,尽管主流媒体批恒大造车目前也只是PPT造车,但恒大造车已经成为不可阻挡之势。首先恒大官网已经变更为主营业务为汽车整车。其次,恒大汽车已经接原先集团下的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恒大健康,实现上市。恒大的营销app名称就叫“房车宝”,虽然目前主要还是卖房,但从名称就可以看出造车卖车的决心。市场和融资的事已经完成布局,剩下就是生产、研发、设计。

和国外相比,我们国家的汽车产业已经饱和,新能源汽车算是一个突破口,但这种路径可能只适合一些具有超强实力的头部房企,并且管理层面上,“老板”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公司,跟二次创业无异。

2、多元化经营。如万科,早在几年前万科就有涉足养猪行业。另外还有许多,如早年的长春高新,原本是一家地产公司,后来成为生物制药行业的翘楚。这种可能适合更多的企业,而且早期通过房地产完成原始积累以后,内部孵化一些小的业务,容错度夜高。缺点是二次创业,多元化经营,原先的人才优势可能发挥不出来。

3、融资渠道。还是按部就班地干本行,在融资渠道上发力,比如通过子公司,尤其是物业公司上市A股和港股都行,如金科的物业公司选择在港股上市。这种可以拓展融资渠道,变相为母公司注血。另外在海外市场发行REITs,房地产信托产品,比如最近尽管顺丰控股不是正儿八经的房地产公司,但也在香港发布了发行REITs的计划。

4、拿地节奏与经营周期。贷款集中度,三条红线,试点城市土地拍卖三集中,这三个应该是对房地产行业过去粗放型发展釜底抽薪式地动作。过去像部分房企,通过三个月完成一轮从拿地到快速回款,快速扩张的路子行不通了。但监管层地政策并不是让所有房企都无法过活,毕竟目前还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所以在拿地和融资中找一个平衡,把握好规模扩张节奏,控制好杠杆,提升管理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和珍惜品牌建设,不会有大问题。当然出清一些不合规矩的房企也是题中之义。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