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有电子支付为何还要发行数字人民币?

2024-05-08 01:21热度:3952

以商业银行存款货币为基础的电子支付工具,基于账户紧耦合模式,在应用场景覆盖面、普惠金融、支付效率、用户隐私保护和匿名支付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另一方面,现金使用率虽呈下降趋势,但绝对数量也会保持一定增长,说明在零售环节法定货币的数字化供给还没有跟上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在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地方,公众对现金的依赖度仍然很高,对获得和使用数字化的央行货币有现实需求和期待。此外,现金的管理成本较高,存在被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

并且,加密资产等通过去中心化技术处理支付交易,会侵蚀国家货币主权,现钞数字化的压力其实越来越大。近年来,比特币、全球性稳定币等加密资产试图发挥货币职能,又开始了新一轮私铸货币、外来货币与法定货币的博弈。因应这一形势,国家有必要利用新技术对M0进行数字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通用性的基础货币。

扩展资料:

数字人民币推出尚无时间表

目前,央行正在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点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8月25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说,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以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

孙国峰称,目前数字人民币还在内部封闭试点测试阶段。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没有时间表。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数字人民币不计付利息,怎样才是正确的使用方式?

首先,数字人民币由央行发行管理,有国家信用在背书;其次,由于数字人民币的特性,我们使用它时就像使用纸币一样,具备着匿名性,相比之下,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商业平台中,个人的交易信息难免会留下痕迹,多少会存在隐私暴露和交易的风险;而对于社会或国家而言,数字人民币减少了印钞、物流运输的成本、而且数字化的管理也更精准、更高效,比如通过数字人民币,可以及时发现并阻止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还有洗钱、贪污、行贿受贿等经济犯罪的现象。其实放眼全球,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的进程并不算快,2020 年 7 月 23 日,全球首枚「央行数字货币」才刚刚诞生,这枚货币来自立陶宛中央银行,是立陶宛试点具有国家支持背景的数字货币。除此以外,美国、英国、瑞典等国也在评估试点发行央行数字货币,而我国则已经在进行小范围内的封闭试点,等到 2022 年,或许就能够在北京冬奥场景中使用上数字人民币了。支付宝、微信会被淘汰吗?如果数字人民币发行成功,很可能会对目前的移动支付格局产生影响。8 月 19 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针对数字人民币相关问题采访了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的宋思奇教授,宋教授表示,中国市场很特殊,支付宝和微信已经形成了双寡头的格局,占据了 95% 的移动支付市场,这并非是一件好事,实际上,对于这些第三方商业公司是否权力过大已经争论不休,而央行数字人民币的出现可以改善现有的竞争环境,或者说可以提供更可靠的替代方案。不过支付宝和微信等第三方平台并不会因此消失,反而有可能在其中受益,这就要提到数字人民币的分发机制――双层运营体系。具体来讲就是中央人民银行(央行)先把数字人民币兑换给第三方商业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然后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大众,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文章开头的截图来自中国农业银行,而除了农行之外,工行、中行和建行也已经展开数字人民币的内测工作。当然了,支付宝和微信等作为金融机构,同样可以获得分发和流通数字货币的资格,早在几个月以前,支付宝就已经先后公开了 5 件有关央行数字货币的相关专利,可见支付宝的动作和嗅觉都非常敏感,也可以预见未来我们会在支付宝中使用到数字货币。更值得关注的是,央行数字货币也会和众多第三方平台展开合作,7 月 8 日,来自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的消息称,滴滴出行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研究探索数字人民币在智慧出行领域的场景创新和应用。同时,还有消息称美团、B 站、字节跳动等也已参与至央行数字货币项目中。数字人民币「钱景」何在?前文中提到,数字人民币目前正在进行小范围封闭试点,或许在 2022 年的冬奥场景中才能用得上,而我国央行也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其实在我看来,推行数字人民币在技术上来说并不算困难,但是真正落地一定少不了多个环节的测试和检验,放眼全球,我国已经成为移动支付的领头羊,而在数字货币方面也很早便开始了布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此前在新华社的报道中表示,我国央行从 2014 年就展开了数字货币的研究工作,现在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不过特别要注意的是,数字货币的火热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制造了可乘之机,近期就有个别机构冒用央行名义推出了所谓的数字人民币交易平台,这些平台都很有可能涉及到诈骗和传销,作为个人来说,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防止上当受骗。当然了,网络上也谣传着一些似乎很有依据的传言,比如数字人民币降低了发行货币的门槛,会导致人民币滥发,造成通货膨胀,事实上当你读懂这篇文章,懂得数字人民币也受央行管控之后,这类谣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数字人民币作为一项新技术,它的发展和普及不会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几年间移动支付的技术已经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而数字人民币还将在此基础上附加国家信用,现在看来,我们感知到的数字人民币也许只是一项新的技术,但在数十年后,数字人民币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商业形态、其产生的连锁反应一定是现如今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