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利率传导机制是怎么样的?

2022-11-13 15:29热度:2198

根据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利率传导途径,货币供给量Ms的增减会影响到利率r,利率r的变化又会影响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I的增减最终影响到总支出E和总收入Y。传导过程可以表示为:Ms→r→I→E→Y。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流通中的通货减少,货币需求变得非常不稳定,导致难以再通过货币供给量Ms的变动来调节利率r,进而最终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的调整,故整个利率传导过程将难以实现。

希望我的分享对您有用~~

新LPR运用落地势在必行,新LPR应用于贷款,会挤压银行利润。你怎么看?

新的lpr运用,肯定会对银行利润有一个积压,但是这也是lpr的用意之一,央行通过对利率的直接调整,能够操纵银行系统的流动性,使这些钱流到想要的领域。

Lpr的基本用意是央行在现有中国金融市场的情况之下,无法对利率进行非常有效的干预,lpr等于越过了基准利率影响存贷款利率的市场机制,直接对利率走廊进行地板价设置。从这个角度来说,相当于一个梯子来架设央行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所以lpr的出台更像是一种定向宽松的手段,从银行系统挤出一部分流动性,进入到更需要的领域同时防范,对房地产泡沫的推升。银行利润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是受到了一些压制,然而在我国市场机制中,银行是国有调控手段的重要工具,在需要的时候需要服从大局。

如果是更市场的机制来看待的话,那么对银行利润的挤压也就更顺理成章,在资本市场当中,银行的利润如果被放得过高,那么金融市场就会将实体经济的活力抽走,这就是欧央行采取负利率手段,挤压银行利润的原因。我们看到欧央行实行负利率以来,银行系统和金融机构的利润率在一直下滑,但是即使银行挣钱,实体经济也不会获得好的增长而在经济繁荣过程中,如果银行系统有更多的盈利,反而会抑制实体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