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乡村振兴战略下,未来农村该如何发展?

2022-11-13 18:07热度:2924

谈及未来农村如何发展,首先我们要先回顾了解下我国农村的近代发展历史。我国农村近代的发展主要经历四个比较重要的发展阶段,分别是:

1、乡村社会改良阶段

乡村自治和自我组织为特点,依赖于乡村士绅的个人或团体能力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的“农耕文化”惯性,推动乡村建设。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同时受地方军阀,土豪劣绅、外国传教士等进入乡村的影响,这种传统意义的的乡村发展模式开始进入近代民主自治的乡村社会改良阶段。

2、农村合作化改造阶段

这段历史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主要发生在建国初期,当时为促进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农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后方粮仓、原材料保障的职责。国家通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的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村人民公社,在一定层次上改善了当时农村的生活条件,也为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一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这个阶段,农业虽得到长足发展,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逐年下降,农业从业人口呈递减态势,对国家发展的权重影响减弱。

4、统筹城乡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主要是党中央根据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三农”难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阶段。这一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进城成为市民速度加快。

       现阶段,我们未来的农村又该如何发展呢?总体战略目标上,党中央于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就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是基于我国城乡发展关系特征,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农业农村这一短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而提出的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搞好农村未来的发展,重点还是要统筹好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这五大方面的振兴,基本上也是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做好传统的农村产业,在以土地资源为现有资源的基础下,扩宽农业种植领域,深化农产品加工,扩宽农村产业链,逐步引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模式,融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以此带动农村就业,实现经济增收,农民生活提质。通过多元化功能拓展,促进产业升级,激发释放农村发展活力,提升经济发展效率,这是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牢靠物质支撑基础的重要途径。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人才振兴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首先要凝聚乡村发展的“人气”,吸引更多城市人才前往乡村创业,进而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当下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村普遍存在“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乡镇企业出现招工难、用工难等等问题,这使得乡村产业振兴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通过市场化导向,建立科学的乡村建设激励机制,吸引城市人才返乡创业,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业的“三农”工作队伍,带动整个乡村产业振兴,这点非常关键。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目前,乡村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呈现一种衰落之势,具体表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不到传承保护和培育,乡村的文化基础建设薄弱,缺少新意活动。通过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提供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激发人民愿意留在乡村生活发展的情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城市化进程下,许多农村人气难以聚集,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等等都显得一片荒芜。重塑农村美好生态环境,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至关重要的环节。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当下,许多农村基本上是留守老人、儿童为主,村一级的党组织建设非常薄弱。未来,通过大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队伍,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深化村民自治、农村基层法治、乡村德治等做好乡村组织振兴,这是实现乡村振兴政策最终落实的根本保障。

        乡村振兴是基于长远发展下的一个战略举措。在未来农村发展过程,做好乡村“五大振兴”需聚焦关键环节,明确主攻环节,统筹规划各个领域的发展,才能稳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农村电商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川发龙蟒(002312)、通威股份(600438)、新洋丰(000902)、云图控股(002539)、红太阳(000525)、汇鸿集团(600981)、家家悦(603708)、华扬联众(603825)、路通视信(300555)

本文核心数据:农村网络零售额、国各区域农村网络零售额、农村网络零售市场各品类零售额占比

农村网络零售额稳步提升

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万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15.3%,同比增长8.9%。其中,农村实物网络零售额达1.63万亿元,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90.93%,同比增长10.5%。

分品类看,零售额前三位的品类分别为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日用品和家具,分别占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的28.36%、17.7%和8.88%。增速前三位的品类分别是中西药品、烟酒和通讯器材,同比增速分别为139.1%、47.2%和38.9%。

东部地区农村电商规模领先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网络零售额分别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77.9%、14.1%、6.4%和1.6%,同比增速分别为8.1%、9.1%、15.8%和21.5%。

分省份看,浙江、江苏、福建、河北和山东农村网络零售额排名前五,合计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比重为73.8%,零售额前十位省份合计占比为90.35%。从增速来看,山西、西藏、黑龙江、内蒙古和宁夏同比增速位列前五,增速在30%以上。

农村电商发展基础不断增强

农村网民数量增长迅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占网民整体的31.3%,较2020年3月增长5471万,城镇网民规模为6.8亿,占网民整体的68.7%,较2020年3月增长3069万。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79.8%,较2020年3月提升3.3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较2020年3月提升9.7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较2020年3月缩小6.4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末,电信普遍服务试点累计支持超过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通达和数万个4G基站建设,其中约1/3的任务部署在贫困村,全国贫困村通光纤比例从“十三五”初期的不足70%提升至98%,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通宽带比例从25%提升到98%,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的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贫困村的目标。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农村电商市场前瞻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