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如何看待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对信托发展有何影响?

2022-12-21 22:18热度:1973

感谢邀请,信托者——专注信托!

虽说这份信托新规暂定为意见征求稿,但是在5月8号,由银保监会正式颁布后,在信托圈所引发的讨论也好、话题度也号一直居高不下。根据惯例,正式意见和征求稿不会有过多出入,保留度至少在9成!!

而信托新规是资管新规在信托行业的配套细则,所以条款会更多、也会更加细致,这次信托新规约束对象是资金信托,根据资管新规和信托新规,信托大体可以分为3类:资金信托、服务信托和公益信托,分别体现的是信托的投融资功能、财富管理、传承和社会服务功能,在规模上,2019年信托行业受托资管规模21.6万亿,资金信托规模将近17万亿,绝对的大头!!因此,投资人最长接触的房地产信托、政信信托、工商企业信托都在资金信托之列,所以信托新规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影响,主要源于信托新规的落地和规范,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确定私募属性,单个项目人数上限不得超过200人

这是官方文件第一次正式明确私募性质,之前还有公墓信托一说——会有1元、100元起投公募属性人人可投的信托,现在看来是可能性不大了,信托服务对象都是高净值人群,这点更加明确!!

二,非标集中度限制

信托公司管理的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于同一融资人及其关联方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信托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三十。

单一融资主体 非标业务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信托公司净资产的30%;

信托公司管理的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向他人提供贷款或者投资于其他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合计金额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全部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合计实收信托的百分之五十。

所有非标业务的合计金额不得超过实收金额的50%

单个地产信托项目募集金额十亿到几十亿不等,此等模式无法再继续;引导方向,第一,非标业务规模是信托机构净资产挂钩;二,想要做到非标业务总规模,就得先做大标准化债权业务,后期该板块业务必然迎来发展期。

今儿就分享这些,更多内容笔者已在头条号文章板块分享,有兴趣朋友,可自行阅读!!!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一点愚见,感谢阅读,如有帮助,帮忙点赞、转发,让更多需要得人看到,再次感谢!!!

目前还处在征求意见稿阶段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私募属性存在200人限制,非标比例存在30%和50%限制。总体而言要点包括:

1、轻资产型信托公司将面临较大的发展瓶颈(尤其是非标业务),信托公司股东必须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信托公司发展,无法再空手套白狼。

2、信托产品募集难度进一步加大,对于资金信托而言,信托公司发展机构投资者客户迫在眉睫,单纯发展私行客户直销并不能满足大客户的投融资需求。

3、由于首次真正引入非标比例限制(30%和50%),资产端的非标转标将从趋势判断转为实际行动。

4、若监管部门不出台服务信托的专门监管规定以更加明确框定服务信托的边界,则通过服务信托规避资金信托监管将成为一大趋势。

5、新规后信托公司最大的制度优势仍然存在:1)是唯一具有贷款资质的资管机构;2)是唯一具有他益信托功能的资管机构;3)是所有资管行业中非标占比上限最大的机构(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为35%,证券资管和基金资管非标功能基本废掉)。

信托将面临实际的转型阵痛!信托和保险资管、私募理财、券商资管牌照差别会越来越小。若干年后,笔者相信各类依据牌照形成的各类资管特征会弱化到几乎看不见,凸显的是机构自身业务定位特色化经营差异。

其他几个要点还包括:

6、坚持私募属性,不能突破200人;银行理财成为证监会之外可开展公募的唯一特例。

7、明确信托公司可代销其他信托公司的资金信托,互联网销售信托只能通过自有电子渠道,取消异地销售限制。其他第三方代销留有口子,准入条件不明确。

8、合格投资者层面,和其他类型资管保持一致,不向上穿透识别加总的投资者人数。且需要核查验证投资者资金来源和资产负债,而不仅仅是写一个承诺书。

9、仍然明确禁止同一家信托公司不同资金信托产品的信托财产进行交易;也是各类资管计划中最严格的,严防资金池。

10、允许银行间交易所证券化资产的正回购。

11、有条件放开关联交易,如允许集合资金信托和固有资金之间的交易限制,允许信托资金用于关联方融资。但总体仍然比其他类型资管更加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