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如何看待农业工作方式的变化?

2022-11-14 10:21热度:7644

社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方式的变化,我们属于四川山区,上高坡陡,田地小且地形复杂,大型机械无法作业,但是一些小型机械还是能够使用。以前种水稻,必须水牛犁田,现在农村水牛很少了,都是小型耕地机作业,以前玉米脱粒,用上玉米脱粒机,一个小时就能顶过去人工操作5,6天。

虽说,老家这边外出务工人员很多,导致之前耕地荒废很多,但是像我老爸、老妈这种留在家里务农来说,相同的人工,但是效率提高了很多,田地也多种不少,因此,收的粮食也多了很多,换作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能够种出这么多地来。

以前收稻子都是人工。自己割下来放好,但是要堆积好。不然叫人帮忙打稻子时,就会不怎么乐意。下次再打稻子就叫不到人帮忙了。先左手掐住禾杆下面离水面十工分左右,再用右手拿镰刀(镰刀刀面向下偏离左手七八十度 不然会割到手)割。左手再接着掐住下一兜,右手接着割。割几兜禾,停下来右手把旁边的禾衣搂在一起,左手大拇指按住。再接着割,等到左手掐不住了。一起提上来一点,右手把刚才那小把禾衣,往下面一搂。左手往下按住,右手再从下面绕到左手处,再搂几颗稻杆往下压住,左手里按住的禾衣。右手拿着这把稻杆放好。再割一把谷穗叠一块,稻杆面向自己要错位放。打稻子时好拿,就不会零零散散。不然打稻子的时候,谷穗就会掉到打稻机的方桶里。扒出来又麻烦,主要打碎的禾衣接触皮肤手会痒痒。那个时候又没有手套,这个环节叫出方桶。都不太喜欢,就是因为痒难受。两个打稻子是最费力的他们自己踩。机械原理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踩的快转动就快。这俩都是汗流浃背,如果是日照强烈,脸都会通红。接近身体透支,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中暑,一般都会吃十点水以防中暑。出方桶要干净利索,打完了也接着出完了。挑的挑谷,抬的抬打稻机回家。这就是以前农民的打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