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有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

2023-12-11 19:01热度:7793

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有些作用表现得直接,有些间接。我这里举例说明。就说这次防控新冠肺炎中,中医药就发挥了它独特而非常有效的作用,而且副作用极小。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科学。它的非凡疗效,必然引起人们对它的重视,进一步去总结研究,使其向更深层次发展。这便是一个直接的例证。另一个例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儒家学说,它主张积极入世,关注现世。而关注的结果肯定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中必然包括科学的发展,不仅是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如“天人感应”,发展到现在就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步发展。还有“大同”思想,发展到今天,就是“命运共同体”。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五千多年,底蕴丰厚,内容丰富,包含了方方面面,它是我们今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它,我们的发展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只有很好的继承,才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

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所以它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只是停留在对科学发展起推动和促进的一般意义上。

原子弹,是尖端科学,中国与外国都能制造,没有科学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没有实事求是态度,能制造出吗?这是文化的相同点,但中国没有投放,美国投放了,这是文化的不同点。

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拿什么治?不就是怎么为人处世吗,不就是怎么为学吗,不就是怎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不就是尊重规律吗?面对全球性的新冠疫情,中国用人民战争,用众志成城来应对,美国用抱怨、甩锅、自私自利、欺瞒应对,这是文化的不同。

科学家是怎么制造出来的?靠教育、靠自身的学习研究和努力。所以,才有联合国孔子教育奖,用于奖励那些在世界范围扫盲工作方面的成就和创新,并促进高效创新的文明社会发展的人。孔子倡导“有教无类”,是世界性的全民教育观念,联合国当然提倡。

科学家讲智慧,智慧不仅是智商,也包含有人性的情商,科学家不仅搞研究,还首先得做人。做了人,才能做成事。希特勒也讲科学,制造了先进精良的杀人武器,成为侵略的手段,这与科学宗旨背道而驰,是文化的不同。

1988年,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举行会议后发表宣言 :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是对文化的呼唤。

在这些科学家的眼里,为什么把中国传统文化看得这么重要?因为中国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宝库。而美国宣扬的是过度的自由,是极度的自私自利,这是文化的区别。

科学发展的成果,是属于人类的。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以及文化多样化的纵深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需要文化这个纽带。

国家与国家之间,拿什么做朋友,做战略合作?靠强权政治是行不通的,文化则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展示了国家文化底蕴。交朋友,要讲诚实,这是文化自觉。

当今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30%,经济的背后是什么?是文化!文化支撑了经济,文化渗透了教育科学的合作。华为的崛起,靠科技,靠科技理念与合作,文化推动华为自主创新。

中国有中国的先进文化,西方有西方的先进文化,这些都是科学发展的组成内容和推动力量,这是文化自觉,是科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文化也是生产力,是精神的动力与支撑,是思想、智慧与力量的源泉。哲学上的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如果劳动者没有文化,又怎么能认识和改造世界,又怎么能研究和开发先进的生产工具呢?

中国的科学家,首先是爱国的,是尊重科学精神的,是自强不息的,这正是文化的力量与昭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