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你认为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圈钱是谁首先创造的金融手段?为什么?

2022-11-14 18:44热度:6617

股权质押在《担保法》和《物权法》都有法律支持的依据,《担保法》第七十五条(二)项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可以质押。《物权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可以转让的股权可以出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行为一直就有,但是他的火爆还是源于上市公司融资环境的变化,以前上市公司通过定增融资实施资产重组和再融资项目,在定增融资受限后,才转而进行股权质押融资。

2016年上半年前,定增还是A股上市公司主要的融资渠道,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A股市场共有328家公司实施定增方案,融资金额高达8220亿元,同比大增188%。定增融资一度红火,成为A股市场的主要融资渠道。

但是融资环境在2016年下半年发生变化,因为随着重组新政推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与再融资项目审核监管趋严,部分上市公司选择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另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修改定增方案,缩减融资规模。2016年6月到8月两个月时间,就有78家上市公司终止定增。

在融资受限的背景下,很多上市公司股东便退而求其次实施股权质押融资。

股权质押业务也受到银行的欢迎,因为随着债券和非标资产收益率持续下行,银行理财面临的资产配置压力较大,与资本市场相关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受到青睐。

在当时的环境下,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以及质押权人银行、券商和信托都有利益契合点,双方一拍即合。上市公司股东急于找到新的融资渠道,银行和券商要找到新的盈利点。

什么是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是指股权持有人——股东(即出质人)将其拥有的上市公司股权作为质押担保,从债权人(即质押权人)处借入资金的行为。在实际操作中,股权质押的主要形式包括股票质押贷款、股票质押式回购、融资融券等;质押权人既包括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股权质押融资额怎么计算:股权质押融资额=质押股票市值*质押率,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质押率分别为50%~55%、40%~45%、30%~35%。股权质押的风控措施:为控制风险,质押方设立警戒线和平仓线,警戒线(质押股票市值/质押融资额)一般为150%~170%,平仓线(质押股票市值/质押融资额)一般为130%~150%。举个例子:质押股票市值100亿元,质押率50%,质押融资额50亿元,如果股价下跌20%,那么质押股票市值/质押融资额=1.6,进入到警戒线,如果股票价格下跌30%,质押股票市值/质押融资额=1.4,进入平仓线,今年股票腰斩的不在少数,大股东要么增加质押的股票,当股票都被质押的时候,等待的只有被强制平仓了。所以现在政府出资化解股权质押风险是有必要的。但是根源还是在于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问题,如何解决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那么现在放宽上市公司的小额并购项目的审核流程,是往这个方向解决问题。

股权质押,早在1995年的担保法就有规定了,也不是什么新手段。

至于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圈钱,那是大股东融通资金或变相回收投资的一种方法。若为合法,无可非议。至于质押后质权人与出质人之间的债务与担保等争议的,可在法律框架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