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互联网产业和实体产业能否和平相处?

2023-12-17 13:54热度:8504

产业互联网被视为数字时代各垂直产业的新型基础设施,它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牵头建设,以共享经济方式提供给产业生态中广大的从业者使用。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持续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传统产业中的头部企业们逐渐成为产业互联网实践的主力军,与此同时金融也成为一股重要的推动力量,而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也大力推进产业互联网战略转型,在此形势下业界普遍认为“互联网的下半场属于产业互联网”“未来是产业互联网的黄金十年”。

当前在各产业链上已经存在多种形式的互联网平台及服务,然而由于缺乏政策扶持、专业引导、供应链金融资金和资源支持等,导致发展较慢、规模较小。在目前的产业平台中,真正做到产业互联网化的大概只有10%,剩下的90%运营不佳:其中30%处于仅提供资讯和信息撮合服务,50%的电商交易平台对客户来说价值不是很大,还有10%基本属于假平台或僵尸状态。

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实践推进,出现了各类由区域政府或者产业骨干企业打造的产业互联网平台。由于各产业平台发起背景和资源能力优势的不同,因此其发展路径也有所差异:

1

行业龙头企业的裂变式增长

大型行业龙头企业发起推动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其特点是将过去在产业积累的客户、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资源优势和核心能力通过平台开放化,打造产业级生产性服务业共享平台,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赋能,以大企业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实现产业链整体转型提升,同时自身也在传统业务之外打造出一家基于互联网的新模式公司,实现裂变式增长。

2

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以区域政府、行业协会或产业骨干企业多方共同发起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带动区域产业集群的整体转型升级,将成为推进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这类产业互联网实践具有鲜明的县域产业集群特色,通过产业链的打通实现一二三产的融合。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往往由当地政府支持行业协会中的骨干企业以及当地国有投资控股企业、金融和投资机构等联合发起,具有熟悉产业生态、掌握产业关键资源要素、易获得投资等天然优势,也更容易得到政策倾斜、孵化期资源支持等,但同时需要避免发生架构不稳定、落地执行效果差等问题。要保证这类平台的健康发展,必须设立合理的公司市场化运作股权架构和治理体系,同时考虑对于核心管理团队的激励机制。

3

专业商贸市场的数字化转型

专业商贸市场具有天然的平台优势,以及丰富的产业资源,通过数字化转型,将线下客户资源优势与线上平台一体化融合打通,可以为产业链上的从业者提供从交易、支付,到物流、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供应链专业服务,通过线上交易数据的累积,为交易双方提供信用保证体系,促进交易双方的强粘性服务,提升复购率和交易效率,大大降低交易成本,推动整个产业生态的提升。

4

商贸/物流商到供应链集成服务商转型

在传统产业链中提供贸易、物流等服务的企业,基于过去比较好的品牌影响力、线下资源等优势积累,正在进一步向产业供应链的集成服务商转型。

商贸/物流商到供应链集成服务商转型,其关键成功要素是从全产业链的视角对于产业场景需求和痛点的挖掘,在前期需做好产业互联网的顶层设计规划。

5

行业资讯平台/SaaS解决方案商的产业互联网升级

在早期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行业资讯平台,往往名称为“XX网”,为行业圈子提供行情资讯、价格指数等,积累了大量的行业用户信息和流量。由于缺乏服务深度和粘性,往往难以为继,因此纷纷转型产业互联网,从提供撮合交易到产业链的集成服务。

还有另一类行业SaaS解决方案提供商,基于行业大数据的优势积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应用,进一步往产业供应链服务延伸。

产业互联网成功实践背后都有一些共性经验可遵循。企业家需要转型自身成为“产业家”;产业升级不是一场颠覆,而是新模式下的产业价值网络连接;单纯的技术创新不能驱动产业升级,机制创新至关重要;基于在线交易的供应链金融是产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产业大数据将成为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能力;产业互联网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专业服务;产业互联网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造将会成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