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2021年中国GDP增长8.1%,2022年的GDP计划是怎样的?

2022-11-13 07:23热度:2597

2021年中国GDP增长8.1%,2022年的GDP计划是怎样的?提供另一个思路:经济的核心是制造业,制造业的水平、在国际产业链上的位置,是最关键的。钢铁、水泥、石化等,属于基础产业,为制造业下游发展提供基础原材料支持的。在基础产业之上的先进制造业一般讲,是三大支柱、两个尖端领域三大支柱分别是:汽车产业(大规模产业中最复杂的)、机床等机械产业(完成大规模产业必须的设备母机)、发动机、电机等动力产业(为规模化工业提供动力);两大尖端领域分别是:大飞机、集成电路。G7国家,也叫工业化七国,在以上先进制造业的三个支柱、两个尖端领域都是参与其中的。没在其中参与的,都属于边缘性的发达国家。

其中的逻辑关系大概是这样的:有了基础产业,才有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在原料上不会受制于人;有了先进制造业的三大支柱,就从动力、设备、成品上,具备了搞定世界上大规模先进产业的能力;有了两个尖端领域,就说明你的工业站在全世界巅峰了。西方合在一起,也只能搞两个大飞机企业、一个多国配合的集成电路产业。21年,我们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发展是不错的。汽车产业:进步很大。我国产量2608.2万,全球产量应该在8000万台左右,我们汽车产量接近全球三分之一;国产车全年销售954.3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4%;我国汽车整车出口201.5万辆;位列德国、日本、美国之后,和韩国不相上下,全球第四或第五,而且出口市场沙特、俄罗斯、澳洲为主。

机床和机械设备产业:高端一般,中端强增长。据海关统计,2021年全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8万亿元,增长20.4 %,占出口总值的59%。从主要品种来看,2021年全年出口机床2843万台,同比增长37.7%。尤其在冶金设备、金属成型设备等方面,以前买台湾机、日本机、德国机器的,现在越来越多的转向了国内的机器。在发动机和电机产业:电机和动力电池发展迅速电机产业我们一直是全世界量最大的,全年增长数字没出来,但是估计30%以上没问题的。但是在高端电机上面还有一点儿差距,但没太大影响。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我们投资最大、产量最大、技术也在第一梯队、发卡扁线电机已经快速普及了。

汽油柴油发动机我们还一般,可惜没找到数据。动力电池领域,2021年1-12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19.7GWh,同比累计增长163.4%;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186.0GWh,同比累计增长182.3%;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54.5GWh,同比累计增长142.8%。两大尖端产业方面:走上了发展快车道;2021年集成电路产量较上年增长33.3%,在追赶了。2022年1月18日,国务院要求,加强适航审定能力建设,推动C919客机示范运营和ARJ21支线客机系列化发展。预计C919在2022年拿到适航证,进度虽然慢了一年,但终归近了。21年开始,房地产的资金快速收紧,制造业的资金充裕起来了。2021年1-11月,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3.8%未来五年,我们的产业基础,会越来越好的。

中国经济仍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经济增速位居世界领先经济体行列。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20年增长8.1%。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4万亿人民币,首次突破110万亿人民币。年均汇率折算成美元,约为17.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18%以上。继续位居世界第二,与世界第三的日本差距进一步拉大。

首先,说明中国经济仍在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几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国外很多发达国家都觉得落后。2022年GDP同比增长8.1%的数据一出来,就可以看出中国在疫情面前依然高速发展经济,在重大国际事件面前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数据,体现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国情,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

按产业划分,2022年第一产业(广义农业)GDP为83086亿元人民币,占比7.26%;第二产业(广义的工业)生产总值450904亿元人民币,占39.43%;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国内生产总值60968亿元,占53.31%。然后举例说明了面对疫情中国经济措施的成功。中国出台多项措施,从多方面发力,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快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

中国成为少数几个在疫情下GDP还在增长的国家。在"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措施下,GDP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环境支持,其中不得不感谢"白衣天使"的精心保护,使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安全复工复学,实现商业的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中国GDP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是:广东省12.4万亿元,江苏省11.6万亿元,山东省8.3万亿元,浙江省7.35万亿元,河南省5.89万亿元。2022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人民币约12551美元,有望超过全球人均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