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小型公司每周应该召开哪些必要会议?

2024-05-11 06:01热度:958

一、无论公司是大是小,每周一次的例会必须要有。

通过总结上周的工作情况,了解工作的完成度,以及目前尚村的不足之处。

如果企业内部明确划分部门,还要求各部门进行工作汇报,回顾上周工作进度,安排下周工作计划。

例会要有一定的鼓动力,最好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在宣传企业文化的同时,夯实企业的根基。

二、部门内部会议也很重要。

公司例会起着“领头羊”的作用,需要下属部门配合默契。具体怎么实施,就需要部门内部定期自行组织会议,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作出对应的活动策划。

上行下效,才能协调发展。

三、会议一定要安排专人做会议记录,将会议记录整理好,然后群发到公司群。人总有健忘的时候,有了记录,有遗漏时翻翻看看,就能及时补上。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工作效率,还会提高整个团队的运转速度。

深圳每周有500家创业公司成立,深圳的创业机会真有那么多吗?

机会哪里都多,只是这个环境让更多人有欲望去创业,创业是需要氛围的,当你在一个动不动就说创业的环境里,自然就想了,每周有那么多创的,也有很多倒的当然机会比一些城市还是多的。

马云说:“每周工作3天,每天工作4小时很好了”,你怎么看?

“每周工作三天,每天工作四小时”,是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展望,马云说对了。

这种趋势一旦变成时势,那就一改"电力″下的工作时间长而为AI下的享受生活时间长,尤其,如马云同时预测的,未来的生命科学技术还能让人活到100~120岁,这意味着AⅠ对各行各业的就业者来说是相当有诱惑力的事,非常值得憧憬。

当然,"34″是未来,未来的就业者才能享受到,当下的就业者还得处在工作时间长的状态,为AⅠ以及生命科技早点儿来到而奋斗,甚至得"996″,尽管太累了,更缺少娱乐,人生的乐趣享受得少。

马云同时又说"过去100年里我们一直担心新的技术会带走就业机会,实际上我们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但是,未来的新技术呢?比如AI,对不起,真就要带走好多就业机会了。

李开复曾预测,未来15年以内,至少有50%的工作岗位要被人工智能取代。被取代即被无业。这个50%,都是什么样人所在的岗位?大家都知道。

于是,马云现在说的"34″就只是另外50%人的"福报″了,所以,"34″听起来又很冷酷,甚至恐怖,比"996″冷酷、恐怖多了。然而,不必视为洪水猛兽而过于担忧,实际上应该不至于把无业者怎么样,未来的社会一定会有相应的妥善对策,包括尽可能地缩小生活上的差距,让无业者尽可能多地享受到新技术所带来的好处。

不过呢,可以肯定,被机器取代即无业的人所得的福报一定是没有就业者所得的多,闲的时间虽然大大多于就业者,但没有同样的经济实力像马云所描绘的那样"去享受作为人的乐趣″,只好少去中高端娱乐、游玩、餐饮等消费场所,而去无人超市、无人银行时会倍感囊中羞涩,进而,社会地位也要低,这就是未来现实的另一面,由AⅠ等新技术的另一面带来。

"996″之说与"34″之说,语境不同,领域不同,对象不同,距离不同,各自都有乐见和不乐见的,还有1点区别,就是前者不可成势、后者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