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我国什么时候提出的现代农业

2024-05-10 05:31热度:1343

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据远景设计研究院了解现代农业最早应该是2007年在ONE号文件中提出的,其主题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现代农业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成长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我国的农业生产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1. 铁农具为什麼能较快推广?
  Ans : 由於『铁矿的开发』及『治铁技术的进步』,使冶铁手工业逐渐发展,到战国中期以後,铁制农具如铲、锤、锄等已普遍使用。铁器的广泛利用,使砍伐树林、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更加方便,农业生产力因而提高

  2. 农业生产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Ans :
  (一)铁工具的广泛使用:
  由於铁矿的开发及治铁技术的进步,使冶铁手工业逐渐发展,到战国中期以後,铁制农具如铲、锤、锄等已普遍使用。铁器的广泛利用,使砍伐树林、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更加方便,农业生产力因而提高。

  (二)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间各国已很注意水利的兴修,有的沿河建筑堤防,有的开凿运河,兴办水利工程。在建筑堤防方面,黄河、济水等大阿旁,都筑有大规模的堤防,不但可以防止水灾,保护农业生产,还可以与水争田,开辟耕地。在运河与水利工程的兴筑方面,春秋末年吴国曾在长江、淮河间开凿了一条邗沟,这是历史上最早兴建的一条运河。战国时代魏国的西门豹则曾「引漳水治邺 ,而秦国的都江堰与郑国渠等工程,也发挥了巨大的灌溉效益。魏国在战国初期、秦国在战区後期之所以强盛,水利灌溉事业的发达是原因之一。

  (三)牛耕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原本中原地区使用耒耜等脚踏耕具,耕作的人必须用手拿著耒耜的柄,脚踏著刃背,把锋刃利入土中,向外挑拨,才能把一块土掘起来。这种垦耕方法用力多而效果差。自从春秋後期,发明了用牛拖犁来垦耕的方法,用力少而效果好,再加上灌溉与施肥技术的进步,使农业产量大大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粮食作物有稷、禾、黍、稻、麦等,除了这些农作物的产量普遍提高外,蚕桑业与丝织业亦相当发达,漆林和果树的栽培也逐渐推广。另外,此时出现了讨论农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并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科学知识予以系统化和理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