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宏观市场营销学的含义

2024-05-17 06:47热度:6740

展开全部


宏观市场营销: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求得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满足社会需要,实现社会目标。微观市场营销:是一种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实现企业的目标。

宏观经济总体上并存的三个基本市场是

主要是指以下三个:投资,消费和出口,这称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1、投资,是指整个社会的投资,比如基础设施(公路,铁路等),企业投资建厂或扩大规模;
2、消费,是指居民在衣食住行、旅游等方面的支出,这能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3、出口,顾名思义,是指对外因出口我国生产的产品。

宏观经济走势将如何影响市场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深入发展,世界金融格局出现深刻变化,并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中国金融市场对世界的影响正日益显现,而国际金融界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受全球经济下挫影响,中国市场的情况不容乐观:股价大跌、基金缩水、房价下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正对市场失去信心。那么,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将如何演变,并将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在“2008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的媒体见面会上,与《第一财经日报》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第一财经日报》:下半年宏观经济趋势如何? 黄海洲:从全球经济联动的角度来看,美国经济增长的拐点出现要到明年年中。虽然中国经济并不一定要和美国经济一起走,但这对中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市场预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下滑之后的趋稳,可能是到明年年中,经济有可能在未来的几个季度还是下行的。中国应该抓住机会进行经济转型。 之前大都预期第一、第二季度美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负的。我们看到一季度增长0.9%,二季度增长了3.3%,这3.3个百分点中出口贡献占到了3.1个百分点。从此看出,美国正在转型,而且速度非常快。美国如果要做制造业这块的话,对日本、德国的负面影响比较大。美国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其制造业创造的价值大概占全球制造业价值的四分之一,这和美国的GDP占世界的GDP大体相当。美国第三产业是收缩的,如果GDP增长要避免衰退的话,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要涨得比较快一些。第一产业在美国占得比较少,但是今年农业确实表现不错;第二产业美国占的比例较大。美国在进行积极的结构调整,其速度之快超出市场想象,而且其经济结构正在“实心化”。 美国要做制造业,中国继续做简单的加工出口怕是越来越难了。另一方面,现在结构转型的时机比较好,因为石油价格回落,这为中国经济“软着陆”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现在是既有需要又有条件进行结构性转型和升级换代。 中国经济的变化,要从全球的格局来进行分析。如果从基本面来看,中国今年10%左右的GDP增长是可以实现的。10%可能在全球除了特别小的经济体之外是最好的。现在看到印度二季度GDP增长大概就是7%。中国GDP增长速度在回落,和全球大的趋势相关,也是正常的。如果结构转型,很显然要进一步发展内需,而基于内需的GDP增长速度回落是一个正常现象。 钟伟:下半年经济的宏观情况会进一步调整。我认为,现在应该变成“一保一防”,就是保增长、防通胀。从消费角度来看,现在的消费增速,即便扣除奥运会的因素,也是12年来最快的,投资是10年来的平均水平。但是中国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只有4.9,这无法支撑消费更快增长,对投资也是如此。消费高位难以持续,投资已经走平,外贸缺口对GDP的负面影响不会小于2个百分点,明年经济的下行因素更多,这使保增长的形势更加严峻。相比之下,通胀压力有所减轻。现在,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已经出现下行趋势,如果没有特别大的价格调整措施,下半年的CPI将只有6%,通胀的顶峰已经过去。 《第一财经日报》:为支持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央行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此次信贷放松将增加贷款规模约2300亿元。这对中小企业可以产生多大的帮助? 钟伟:目前信贷紧缩的力度并不大,除了银行信贷,还可以通过信托和理财产品,进行类似信贷的资金投放。企业之所以认为信贷紧张,是因为行业经济下行,与其说企业觉得资金吃紧,不如说市场吃紧。下半年,国家对信贷余额放松了5%,这对中小企业是很大的一个力度,但是放松的信贷资金并不一定可以达到中小企业手中。如某中小商业银行,放松5%的信贷额度,也就是增加20多亿元资金,这意味着它每天要放出四五个信贷,中小银行没有那么多的客户储备。 此外,民间融资也正在放宽,即小额贷款公司,这是很大的突破。以前融资活动往往是信贷活动,要受到管理。如果可以不吸收公众存款,通过个人财产权利将富余资金放贷出去从而获得盈利,这个意义十分重要。但是,在经济体系下行的过程中,今年是经济运行非常紧张的一年,明年的景气程度会更差。即便放松信贷,中小企业也未必可以逆景气而获得比较好的收益。 张军:信贷确实在收紧。我在江苏看到一些企业,它们的资金并没有问题,但是不敢接订单,因为一接就会出现应收账款和占用资金成本的增加,从而导致企业开始调整生产。过去30年,我们一直在讲怎样解决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和融资问题,但是并未取得大的突破。现在我担心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不完全和宏观经济有关,这实际上是一个全球的现象,在中国尤其如此。所以这个问题要从更长远的制度层面解决。 据我了解,目前一些地区都在动脑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新的不良信贷的问题需要注意。现在导致企业困难的问题很多,是不是都和宏观经济有关呢?我看不一定。如,有些是产品周期的问题。在地方政府层面,病急乱投医的问题非常突出。 如果现在处于全球经济下滑的时代,这正好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最佳时机,地方政府千万不能把所有的问题混在一起,自上而下地压下去。一些解决企业困难的强行政策出台,反而会让很多结构性矛盾更加严重,最终导致此前的努力白白浪费。 《第一财经日报》:截至目前,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半年报已经公布完毕,业绩增速的下滑比较明显,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下半年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是否会加重这种下滑的趋势? 钟伟:关于上市公司,如果扣除20家最大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去年上市公司增速依然达到40%以上。而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只有约12%,今年盈利情况的大幅下降,使我们的投资收益下降。但是,应该看到,市盈率目前正在下降,当调整到2000点的时候,很多人看到1800点,我认为是过度恐慌。上半年是以石油股的下跌为主,下半年将以房地产企业的下跌为主,在明年上半年会有最后一跌,就是银行股,因为银行的利润增速在明年上半年能到20%就不错了。目前看空市场不如看多市场,看多的原因是我们的市场状况虽然不好,但是发达国家的市场也不好。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总需要一定的投资渠道。 关于房地产,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缺口6750亿元左右。如果是中等调整,那么明年,资金缺口会达到5000亿元,如果超过中等调整,资金缺口会达到1万亿元。以目前来看,调整的力度超过了中等力度。房地产行业在明年的情况将不如今年。目前应该更多忧虑的是,能否保证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对物价和资产价格的泡沫的担心没必要太大。资本市场当中的个人投资者,无论是基金还是股票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平均每个账户的损失大概是2万~2.5万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认为市场还是一片绝望的话,就不太好了。 黄海洲:我认为这和全球经济增长下降是相关的。美国经济体是全球最大的,对全球市场影响也最大。金融市场上没有所谓的“脱钩”,经济也没有“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