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宏观经济不同时期对企业的影响

2024-05-30 08:15热度:8414

(不包括垄断国企)波谷时期,只有那些生产效率高,技术先进的企业可以留下来,落后的会被淘汰,扩张时期,对前景看好,企业数量、规模拼命扩张,一般都会有盈利的,到达了波峰时期,大量的问题存在,也就开始了衰退,企业大量的欠债,(就像现在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不过这对经济结构的升级有好处。我只懂这么多,这么专业的问题你这么问不会有好的答案的,你得去一些学术网站论坛去找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政策与民营制造业

在改革开放初期, 国家的经济政策最先是有利于鼓励流通领域的体制外因素的成长,而 在生产领域中体制外因素的成长所受到的政策限制相对比较多。所以, 对于个体私营经济而言,利用专业市场的发展来从事商贸流通经营活 动,从制度角度来看的交易费用比较低。同样地,在90 年代中期之 前,个体私营经济在制造业领域的企业,无论是在工业用地、工业设 备、工业原材料的购买和劳动力雇佣方面,存在颇多的限制,使得民 营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过程中,从制度角度来看的交易费用相对较高。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经济体制和政策环境中,从制度角度来看的交易 费用起到了鼓励民营企业利用专业市场这种 中间品市场 来实行专 业化分工和协调生产的作用。 90 年代中期之后,一方面由于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 现出来,专业市场仍在发挥着 共享式 销售网络和 中间品市场 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对生产领域的体制外因素成长的限制不断地放松,甚至开始更多地鼓励制造业领域个体私 营企业的发展,例如逐步取消了民营企业工业用地的限制,加强了对 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劳动力跨区域大规模流动的机制也逐步形成, 缓解了民营企业的招工用工约束。同时,国有企业的改革也进一步深 入推进。在这种条件下,从制度角度来看,民营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 模的交易费用大幅下降,民营企业开始迅速成长,并且部分地开始逐 渐地减少了对专业市场的依赖。 在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当一部分企业逐渐减少对专业市场 这一 中间品市场 共享式销售网络所特有的市场外部性依赖后, 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中开始自然形成了新的专业化分工和生 产协调的机制,由此产生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另一明显的特色, 即以专业化产业区为代表的区域内产业的聚集,或者说,制造业领域 中的中小企业集群。专业化产业区的形成要求某种同类的制造业企业 在一个特定空间中集聚,这一条件的产生与完善与地方政府推行城市 化战略关系极大。90 年代中期以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级地方 政府的主动作用愈来愈大,地方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需要相当的财政 支出,推动工业化进程(招商引资等)也需要相当的财力,因此通过 建立工业园区的方法用土地来换取资金,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手 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