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怎么分析经济运行情况

2023-07-30 11:04热度:2007

答:通常情况下,分析和判断经济形势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看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分析经济形势,首先需要重点考察总量情况,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状况。总需求主要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大需求。总供给主要是三次产业的生产。理论上说,有效供给和需求总是相等的,但实际分析时却很难找到一组合适的指标来直接测算总供给和总需求。所以往往通过对一些重要指标的观测来判断总的供需状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直观、最敏感的是价格指数。投资、消费、出口这些需求的变化,供给能力的变化,最终都会在价格上反映出来。货币供应的变化导致需求改变,也会反映在价格上。所以,价格是反映社会总供需变化最集中、也是最灵敏的指标。如总需求过于强劲,太多地超过供给能力,最终就会反映到价格猛涨上,即出现通胀,经济表现过热;如总需求增长乏力,供给能力过剩,也会反映到价格低迷上,即出现通缩,经济发展表现疲软,失业率也随之上升。
(2)看结构
看总量指标、判断总的供需情况固然十分重要,但总量指标就像一个平均数,往往会掩盖掉一些具体的、结构性的问题。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大量是结构性问题。例如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城乡关系以及地区...答:通常情况下,分析和判断经济形势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看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分析经济形势,首先需要重点考察总量情况,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状况。总需求主要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大需求。总供给主要是三次产业的生产。理论上说,有效供给和需求总是相等的,但实际分析时却很难找到一组合适的指标来直接测算总供给和总需求。所以往往通过对一些重要指标的观测来判断总的供需状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直观、最敏感的是价格指数。投资、消费、出口这些需求的变化,供给能力的变化,最终都会在价格上反映出来。货币供应的变化导致需求改变,也会反映在价格上。所以,价格是反映社会总供需变化最集中、也是最灵敏的指标。如总需求过于强劲,太多地超过供给能力,最终就会反映到价格猛涨上,即出现通胀,经济表现过热;如总需求增长乏力,供给能力过剩,也会反映到价格低迷上,即出现通缩,经济发展表现疲软,失业率也随之上升。
(2)看结构
看总量指标、判断总的供需情况固然十分重要,但总量指标就像一个平均数,往往会掩盖掉一些具体的、结构性的问题。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大量是结构性问题。例如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城乡关系以及地区发展协调关系等等,可以说结构问题无处不在。
(3)看效率和效益
(4)密切关注人们对市场的预期
(5)看国际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系已经非常密切。国际经济风云的变幻必然直接波及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样,我国经济的好坏也会很快影响到国际社会。所以,分析经济形势首先要观察国际经济和政治形势,从而找准自己的位置,抓住机遇,趋利避害,沉着应对。
(6)看长远趋势
分析经济形势不仅要看当前情况,还要有前瞻性,看出下一步可能出现的情况。从理论上说,宏观调控是为解决短期目标服务的。但实际上这还不够,在实现短期目标的同时,还应为下一年的发展,更长期的平稳协调较快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7)借助数量模型方法
在实际分析中,我们还需要借助一些数量模型方法,比如时间序列方法、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法、专家分析法、监测预警模型等。用这样一些方法来对经济运行作更深入的研究或定量分析,可以验证我们对经济形势的一些经验看法,理清一些不容易看清楚的经济关系,帮助我们对经济形势作出更加清晰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