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5G基站惊人的电费成本是否在移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呢?

2022-12-22 22:59热度:952

5G基站惊人的电费成本是否在移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呢

我觉得现在5G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的,特别是我们在5G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使得很多企业都开始逐渐的尝试5G技术。

但是有很多人算了一下5G基站的建设成本发现它是非常高的,而且要完成这么多的基站建设不是一个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就开始着急,觉得这个基站的成本太高了,有没有企业能够负担得起呢?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有必要去探究一下的,因为5G基站的成本确实非常高,就光基站的建设估计就有好几千亿,而且再加上各种成本,比如电费,比如人工比如其他的一系列开支都会占很大的一些成本。所以这么多的开支到底应该由谁支付呢?或者是有哪个电信公司支付呢。大家可能觉得移动联通电信这三大运营商可能会支付这些费用。

其实我觉得他们估计能力也有限,因为毕竟他们做的很多东西都不是一些盈利性的活动,而且能够保持基本的运行就很困难了,更加不要说这么大的成本和投资了,如果要是这么大的投资的话,我估计很少有公司能够拿得出这么多钱进行职能建设。

所以我认为未来投资这种技术可能现在还不太成熟需要等到一些相应的成本逐渐降低以后再也在这进行投资才是大势所趋,因为在那种情况之下,可能各项成本都会降低一些,如果那个时候再进行投资的话,各种开资都会小一些,有很多公司也愿意去尝试,但是现在的成本会比较高,因为很多技术还没有压缩下来,如果要是技术再改良一下再创新一下,可能未来的空间还会非常大。

尤其是对于一些想要投资这种5G建设的企业来说,他们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广阔的,至少在技术的改良上还有一些空间,只有把技术做到最优,把成本降到最低才能够获得顾客的青睐。才能够获得投资者的支持,所以这些东西还需要一些进步和改良的空间,只有把这些做好了,才能够进一步的提升用户的质量。

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移动,联通和电信这三个方面都有可能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够把这些东西建造起来,而且在建造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克服的方面也非常多,所以总之这个方面的进程可能不会太快,但是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可以。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的朋友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简单关注,我将会和大家积极互动。

随着国家颁布了5G商用牌照后,我们国家就正式开始发展5G了,异常随着5G万物智联而来的数据和应用也开始席卷而来;伴随着5G带来的不仅是上网网速的飞速提升,也为VR/AR,自动驾驶等应用提供了基础,但是随着这些高耗电的应用的普及和迅速发展,给我们国家带来的电力消耗也是不可估量的。

根据目前建成的情况来看,在2019年国内三大运营商,电信,移动和联通已经建成了近9万个5G基站,偏远的地区例如农村和山顶,如果都可以用上5G的手机信号,那么就要建设一个5G基站,但是建成了一个基站后,一年的电费就有可能是当地通讯费用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对于运营商来说,那么全年的利润就会迅速下降;还有亏损的可能性,而这些建成的基站所拥有的用户,其费用又是否能达到运营商的预想值暂且不说,每年维护这些基站的电费就会让运营商大吃一惊。所以如何去合理迎合用户需求和维护自身利益,都是运营商需要考虑的。

我们知道,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是最费电的,也就是耗电大户,5G对于之前2G3G4G来说,是更耗电的,基站的原理无非是三个方面,传输/计算/额外功耗,传统的网络由于计算能力小,通常传输会大于计算的功耗,我们可以在闲时关闭部分载频和射频部分来实现成本的控制,进行节能减排;但是5G情况不一样,5G传输速率将成倍提升,基站将处理海量数据,随着5G业务的不断发展,基站的计算功耗将大幅提升超过传输功耗。5G的耗电量是4G基站的大约2-3倍,之前也有相关的人员计算出今年上半年的5G基站需要支出的电费大约是在40亿元的基础上了,所以5G的耗电问题将会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

即使在这些问题前,5G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都是不可估量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会大力研究5G的原因了。而作为中国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移动也在2020年的上半年期间给至少700万用户免费从4G升级到了5G,用户的增加和使用,也会给中国移动带来可观的利润。所以中国移动应该是可以承受住5G基站的惊人电费,毕竟移动每年的净利润达到了近千亿元,这个电费是在他们承受范围内的,虽然现阶段5G不会成为最主流的基站,种种原因也造成了5G基站建设进度不太理想,但是随着国家的推广和相关政策的扶持,对于5G我们会更更多的创新技术和节能技术诞生,所以攻克耗电量大的问题是在未来几年内可以实现的,我们要对5G抱有乐观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