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我国货币政策在近年(2001年以来)有何变化?为什么?

2023-06-01 05:24热度:7864

1996年以来,我国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具有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七次降息、两次调低存款准备率、取消实施多年的贷款规模管理、大力倡导消费信贷,等等。在货币领域,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不断下滑,货币的流动性趋弱,货币流通速度持续减慢;在整个经济领域,有效需求不足,商品市场普遍过剩,经济增长速度逐年递减,物价水平从1997年10月后出现持续下跌。从2001年后我国就开始实行 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一直到07年。按照人民银行的总结,稳健货币政策的内容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央行的政策法规和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对银行的监管,促进商业银行的制度更新,为有效传导央行货币政策创造条件。 08年开始,由于经济的过热增长,国家开始让经济软着陆,防止经济的过热,形成泡沫。就开始 实行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面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应采取灵活从紧的货币政策,避免经济的“硬着陆”。 在货币政策上仍然保持紧缩态势,但要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灵活调整,防止过度紧缩,可实行谨慎加息。当前的信贷控制在实质上已经提高了企业的资金成本,进一步提高利率对经济面的打击可能会很大。当前需求减弱,一些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投资下滑,内需不振,此时适度的货币政策,扩大投资规模启动国内需求,是必要的。2009年我国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今年1月6日闭幕的央行工作会议奠定了2009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基本思路,尤其是会议强调要大力发挥直接融资和民间融资的作用,释放出将执行旨在扩大信贷渠道、增加资金供给能力、适当增加信贷投放总量的信贷政策信号。 事实上,通过担保公司融资、集资,地下钱庄放贷,乃至高利贷、私人借贷等民间融资,一直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中小企业不得不通过这种途径融资以应急用。央行肯定地提出并强调要大力发挥民间金融的作用,使得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民间金融获得民间资本,甚至可以公开通过以前不允许或不鼓励的渠道借来资金,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中小企业的信贷渠道,缓解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紧缺的问题 国家信息中心于今年6月10日在中国证券报独家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当前货币政策应继续维持适度宽松的局面,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均不宜大幅调整。同时,货币政策需要对潜在的滞胀风险提前作出反应。  报告认为,受能源原材料价格走势影响,未来我国可能出现CPI先于GDP回升到长期平均水平的局面。预计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由通缩趋势转化为通胀趋势的步伐将加快。   报告称,当前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均不宜大幅调整,应稳定在一个合适的区间。降息并非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首选,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货币政策微调方式,是比降息更为有效的措施。同时,央行需扩大央票发行和稳定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包括:经济增长、价格水平稳定、充分就业、利率稳定、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尽管央行不能直接带来这些目的,却能针对它可以影响的变量制定不同的政策。货币政策的诸多目标之间常常有冲突,政策可以达到一个目标,但却也使另一个目标变得更加难以实现。在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在实际中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单一目标,以稳定币值作为首要的基本目标;另一种是双重目标,即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兼顾。从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中来看,无论是单一目标、双重目标或多重目标,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当时所面临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但货币政策要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目标不能偏颇和多变。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百度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靠谱利率低,手机端点击下方马上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