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需要大力发展哪些产业?

2023-06-02 08:17热度:5010

感谢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分散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依托,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进入发展提高阶段,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发展水平;目前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是推进土地流转体制机制创新。允许农民通过土地租赁、入股等形式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搭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加强流转管理和服务,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二是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公益性为主,涵盖投入、研发、推广等领域,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体系。

三是推进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联结农户与龙头企业的服务组织,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实行利润返还等,建立健全风险保障机制。及时总结推广实践经验,不断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方式。

四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鼓励信贷资金向农业流动,支持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引导工商企业、外资、民间资本等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包括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农民,鼓励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和引导返乡农民工、工商企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乡土人才创办农业企业。

二是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产品生产流通特点,建设一批国家级产地市场、区域性产地市场和农村田头市场,构建定位布局科学、互相衔接补充、运转高效顺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三是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全程,综合配套、机制灵活、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总的方向是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重点是强化公益性监管服务机构建设。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一是加强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开展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粮食生产基地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等,切实改善生产设施条件。

二是推动龙头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行标准化管理,加强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自主创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建立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强示范基地技术创新、质量检测、物流信息、品牌推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四是改善金融服务,拓宽资金渠道,切实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

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做优品牌,做大市场。一是引导龙头企业加强管理,提升水平。对全县龙头企业运行进行监测,对发展好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服务,促进其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的带动力。二是推动龙头企业和园区标准化建设。积极搞好基地、园区建设的示范推广,提高农业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批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三是优化金融服务,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好融资难问题。

  优化产业链,扩宽销售平台。一是鼓励发展物流中心。支持连锁经营企业建立和完善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加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物流损耗和流通风险,促进错季供应,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流通服务。二是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在“线上”积极谋求与淘宝、京东等网站的对接,同时注重线下市场拓展,把农超农企对接直销作为重要抓手,开展线上线下双结合,推进农产品打开市场增加销售。三是优化产业集群链,依托龙头企业制定标准,将技术服务、包装加工、农产品回收等整合起来,形成一体化行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基地农产品就地加工、销售,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