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身为阿拉伯世界带头大哥的埃及为什么背叛组织,与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协议》?

2023-07-01 12:22热度:7000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很简单,萨达特总统不愿意仅仅为了宗教和民族的仇恨,不管自己老百姓的死活。

埃及本来是阿拉伯世界的老大。

几次中东战争中,埃及都是主要的作战力量。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事,埃及始终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

早在二战后埃及独立的时候,就非常贫穷,连基本的温饱问题尚且没有解决。

相比躲在二线的伊拉克、沙特、阿联酋甚至卡塔尔、利比亚等石油大国,埃及经济是很差的。

如果阿拉伯人能够一次或者二次战争就消灭以色列,埃及经济差一点也没什么。

但事实恰恰相反。

在前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出兵最多,伤亡也非常巨大,耗费了巨大的军费。

以埃及空军为例,多次被以色列基本摧毁,又再次重建。

单单空军花费的军费,就是天文数字。

仅仅1980年埃及向中国购买一批老式的歼6战斗机,就花费了3.6亿美元(当时币值)。

可以这么说,即便是一个富裕的国家,也难以承受持续长达30多年的多次大规模战争,更别说埃及。

更倒霉的是,四次中东战争埃及都没有占到便宜。距离首都开罗近在咫尺的西奈半岛也被以色列占领。这对埃及的军事、政治、经济和国内稳定都有严重的影响。

除了军事上的问题以外,还有上面说到的经济问题。

埃及由于常年战争,本来就薄弱的国内经济更是一塌糊涂。当时埃及有高达500万户家庭,每月生活费还不到30美金,挣扎在温饱线上,苦不堪言。

同时,社会经济很烂,就业难度非常大。只有4%的中学和大学毕业生可以在埃及找到工作,剩下的毕业生都将要面临失业或外出去国外打工(做苦力)的命运。

更重要的是,埃及的人口还呈现爆炸的态势,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只会越来越差,最终崩溃。

其实,当时埃及国内已经很乱了。

1977年1月18日,埃及政府财政实在无以为继,被迫宣布提高约25种必需品的价格(取消补贴)。这一政策的公布点燃了民众的怒火,亚历山大、开罗等大城市先后爆发骚乱,最终导致全国性的大乱。埃及军警打死的民众,就高达数百人。

在这种情况下,埃及的宗教极端势力穆斯林兄弟会等组织,迅速壮大,成为燎原之势,获得相当多的民众支持。

萨达特亲手扶植的大学伊斯兰协会也公开反对政府的内外政策。

这样下去,极端势力很有可能夺权,推翻萨达特的世俗化政府。

当时阿拉伯联盟不允许任何成员国同以色列谈判,要求彻底将以色列消灭。

但那些中东阔佬自然可以这样,他们躲在二线且非常有钱,人民生活富裕,当然可以这么做。

而埃及这样拖下去,事实上已经不可能消灭以色列,连西奈半岛也无法收回。

更惨的是,始终处于准战争状态,国家经济根本不可能恢复,最终就是国家崩溃,人民活的人不像人。

这种情况下,埃及总统萨达特站在国家民族角度考虑,认为必须务实。

所以萨达特毅然和以色列谈判,最终达成和平协定。

埃及由此从以色列手中接收了西奈半岛,消除了和以色列随时可能开战的军事压力。

由此,埃及彻底实现和平,国内经济迅速发展,GDP每年平均以4.5%至6%增长。

人民开始安居乐业,国家实力也强大起来。

然而,萨达特自己则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被国外阿拉伯联盟和国内穆斯林兄弟会等极端派视为叛徒,将他刺杀。

萨沙认为萨达特做的是正确的。国际政治不是靠着喊口号和吹牛逼可以获胜的。

与其为了一个虚幻的消灭以色列死撑,不如冷静的先和平,然后发展自己的力量以超过以色列,再决战。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像巴勒斯塔哈马斯这样宁可让老百姓饿着肚子做人体炸弹,也不愿意和以色列停战和平,就属于脑子进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