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国产汽车现状如何,市场占有率有多少?

2024-01-12 17:55热度:3579

其实,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行业也有较大的进步,国产品牌得到了国际广泛的关注,汽车的产量和出口量迅猛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瞩目的汽车制造和出口大国。

但是,我们也需要认清现实,认识到我国汽车品牌目前所存在的缺点,由于核心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生产的自主知识产权汽车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这也反映出我国目前汽车行业的现状。

我国汽车业品牌现状及问题

1. 缺乏品牌赖以形成的宏观环境

商品的品牌,实际上是市场充分竞争的产物。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企业为了区别竞争对手而建立品牌。为了维护和巩固品牌,不断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并赋予品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市场定位。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市场竞争的反复检验才最终形成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德美日等具有强大汽车品牌的国家无不是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他们所拥有的汽车品牌都经过了多年的市场竞争大浪淘沙后逐渐形成的。

我国汽车业是国家保护力度最强的产业之一,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产业保护政策使我国汽车业很难迅速建立起品牌观念,在遇到竞争时难免首当其冲采用价格战,一定程度上这又有损于品牌形象。

2. 没有明确的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国外汽车品牌普遍具有的重要特征。可以帮助品牌树立形象,有助于品牌传播,也体现品牌的个性。如“本田”、“丰田”的轻巧和节能;“凯迪拉克”的豪华和气派;“奔驰”的高质量和卓越的性能,以及“法拉利”的速度和个性。这些品牌的定位迎合了消费者心理需求,并形成共鸣,从而有效地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

我国汽车业往往忽视对品牌个性化特征的塑造。品牌缺乏内涵和鲜明的特征,没有构成对某一特定消费群体吸引力的要素。对同一款车常常有多个不同的诉求点,比如:想要追求卓越品质,还要标榜经济车型;想诉求豪华舒适,还要实现大众化。以致品牌形象模糊,定位混乱,让消费者难以抉择。定位不明确的品牌就像没有个性特征的人一样,容易被忽视。

3. 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

品牌所包含的内容最终要依靠其载体——汽车本身来体现。卓越的品质和性能、美观的外形都要通过汽车本身来表现。拥有技术和研发能力才能保证企业充满活力,不断推陈出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强化品牌生命力。

而我国汽车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既没有形成足够的研发能力,也没有积累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少之又少,致使我国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品牌塑造乏力。

4. 缺乏对品牌及其价值的认识

国际汽车集团强大的品牌冲击我国汽车消费市场,而我国汽车经营者却对品牌概念淡漠模糊,忽视品牌的资产价值对企业的持续发展的作用。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来打造知名汽车品牌,谋求长远发函,而是急功近利,仅仅关心汽车的产量和销量。例如,夏利2000自动挡上市前已经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上市后却更名为“雅酷”,似乎听起来“洋味”更足。

5. 合资企业没能打造出汽车品牌

消费者看到的合资汽车企业,如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广州本田等,都是以中国地名加上外资企业的品牌名称,自身并没有独立的品牌。

再者,我国汽车产业政策要求汽车零部件逐步走向国产化,但由于技术标准和质量上的差距,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导致合资企业不愿打造汽车品牌。

总结:客观上,我国汽车业与国际知名汽车品牌之间,在核心技术和标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还无法取得消费者更多的认同感。

主观上,我国部分汽车消费者确实也存在一定的品牌效应心理,对国际知名汽车品牌有着特有的偏好,但归根结底还是汽车核心技术和质量的问题。

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变革时期,对于电动车、无人驾驶等类型汽车的出现,对传统汽车业会造成一定的冲击。个人观点,未来汽车可能更倾向于代工生产的方式,像手机等智能终端一样。考虑到汽车零部件已经非常成熟,各大汽车主机厂大都是供应商提供零部件。此外,对于电动车、无人驾驶等类型汽车,汽车的主机控制、人工智能、传感器等也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核心技术,这就使得汽车行业中的后发者更有机会打造出自己的汽车品牌。比如,我国的华为公司在自身5G等技术优势下,对于车联网等方面也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储备,有望成为未来汽车业的又一个“博世”。

如果您喜欢,可以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