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促进了什么的发展?

2024-05-09 15:16热度:891

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乒乓外交的历史: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队一行15人对中国进行了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这就是当时震惊世界的乒乓外交的历史性的一幕。这段历史不仅对于两国的政治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对于两国的乒乓球运动也是有着非常微妙的影响。

根据现任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的雪莉·比特曼的回忆,当时在她父亲的俱乐部里打球,很多队友都拿着两面画着国旗的球拍,一面是中国国旗,一面是美国国旗。小小的乒乓球在两国的交往历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这也说明一个运动能促成国际间的友谊,甚至能改变历史。

关于“乒乓外交”的故事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中国国,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

1971年4月6日,比赛已接近尾声,毛泽东主席断然改变原意,作出决定,外公圈阅“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报告,退外交部办理。嘱告外交部以电话通知在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负责人,正式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1971年4月14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等国乒乓球代表团,并同美国代表团进行了长时间谈话。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举行了友谊比赛。美国朋友还游览了长城,参观了清华大学等地。

扩展资料

乒乓外交(英文:Ping Pong Diplomacy)指1971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

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乒乓外交实际上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两国的外交恢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乒乓球外交

  “乒乓外交”的故事:  故事起源于同年1971年3-4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开赛前夕,周恩来召集有关人士开会时要求这次参赛要“接触许多个国家的代表队”,“我们也可以请他们来比赛”。同时他要在座的人“动动脑筋”。当比赛开始第一天,中国队乘巴士从住地去体育馆时,美国运动员科恩上来搭车,于是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和他握手、寒喧,并送他一块中国杭州织锦留作纪念。这个细节被在场记者抓住,成为爆炸性新闻。4月3日中国外交部以及国家体委就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问题向中央请示。经过3天的反复考虑,毛泽东在比赛闭幕前夕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次日,美国国务院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关于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立即向白宫报告。尼克松在深夜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发电报给美国驻日大使,同意中方的邀请。事后尼克松说:“我从未料到对中国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北京的形式得到实现。”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14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说:“你们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终于走向了正常化的道路。 这就是毛主席的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