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如何破局?

2023-07-03 20:13热度:8633

  在今年全球经济面临极大的衰退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仍然是稳定预期,对冲经济下行的压力。货币政策应该以稳定宏观预期作为最重要的目标而非其他。在全球经济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宏观政策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应该根据宏观政策目标确定货币政策的基调,而不是相反。
  

  基于此,我认为:

  第一,当下宏观经济的下行以及企业和民间投资的低迷,既是中国经济必须经历的趋势性阶段,也和改革等的不确定导致的中长期信心缺失有很大关系。货币政策的放松无法解决信心问题。M1和M2的剪刀差,表面上看是“流动性陷阱”,事实上是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塌陷。
  

  第二,金融数据的大起大落反过来一定会影响宏观经济。央行在《货币政策分析报告》提到,频繁降准会大量投放流动性,促使市场利率下行,加上其信号意义较强,容易强化对政策放松的预期,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外汇储备下降。这似乎排除了降准降息常规的工具。
  但是,考虑到下半年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以及全球央行的变相宽松,中国货币政策切不可传递出收紧的信号。房地产泡沫、汇率下滑相对于宏观经济的下行都是次要的,一定要妥善解决稳增长政策和资产价格泡沫的矛盾,保持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撑作用,房地产泡沫可怕,但让人爬到半山腰把梯子抽掉更可怕。
  

  第三,增强企业和居民的中长期信心最终要靠实实在在、不走样的改革举措。要让企业对改革有信心,这是改变投资意愿不强的关键。2016年上半年,稳增长主要靠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基建投资又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下半年,如何实现投资主体的顺利接棒和传导非常重要,遏制民间投资的下滑,通过实实在在的改革举措增强民间投资的信心势在必行。
  

  第四,一定要落实大规模减税的承诺,一定要实质性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降息仍然是货币政策的必要选项。

  总之,货币政策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货币政策是万万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