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俄罗斯的经济体系,能否撑过,俄乌战争?

2023-09-23 11:49热度:7826

能否撑过,应由二个因素来决定:一,是否同仇敌忾。二,是否有朋友和正义人士帮助。而从目前看,这二个条件俄罗斯都具备了。

俄罗斯现在的经济体系要比二战时好的太多太多了。

俄乌为什发生战争?

俄罗斯军民知道,俄军政如果对乌亲美者不管不问、如果认由乌克兰亲美加入北约的后果。是俄罗斯,将处处受制于美国和北约。也可以说,如果是这样;俄罗斯离内乱内战亡国的时日、也就不远了。俄罗斯军民,为了国家的生存安全,清场俄罗斯门外乌克兰地域内的美国军事基地,是为保家国为俄罗斯的民族生存权而战的。

这样为本民族生存权而战的战争,不管打到什么时侯,俄罗斯人民都会支持俄罗斯党政军打赢这场保家国的战争的!

为何说新一轮对俄制裁,只是为了证明西方世界的团结,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2月18日,欧盟外交与安全代表莫盖里尼发声:28个成员国已就刻赤海峡事件的对俄制裁达成一致,未来两周内出台具体措施。

该事件发生于去年11月25日,事过三个月,制裁姗姗来,原因何在?

首先,美国出手在前,欧盟跟随,先后顺序很说明问题。在对俄罗斯“封杀”的立场与行动上,美国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当下特朗普倒是“慢半拍”,无奈华府建制派太强大,他们抗俄最积极。14日消息,美国参院两党议员推动一项制裁案,对俄相关人员、造船业乃至液化气等实施制裁……欧盟这就跟上了。

其次,欧盟即使达成一致,内部分歧已暴露无疑。抗俄急先锋、中间派、反对派基本列队完毕,此次制裁,确实是做做样子给美国人看,自家28国各怀心思。

最后,制裁的时间点耐人寻味。一个月后乌克兰大选投票,此举意在警告俄远离乌事务……俄乌两国间矛盾成了美欧关心干预的头等之一,本身就是后者“火上浇油”的结果,拉偏架只能使矛盾无解。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现在的所谓联合制裁都快要成一个笑话了。现在的欧洲,俄罗斯和美国。就好像是三国争霸一样。欧洲就是那个随风倒的“东吴”。俄罗斯就是“蜀汉”,因为他也是继承了苏联的遗志嘛。美国就相当于“曹魏”。美俄之间双方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而欧洲就是哪边风大倒向哪边。现在的欧洲确实比较尴尬,夹在美俄之间不好做人。

而现在欧洲和美国也不是一条心。欧洲现在的主导者德国和法国希望可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而美国又怕德国和法国在欧洲话语权更进一步加强之后把自己甩开。所以美国和德国法国之间也不是那么和谐。而欧洲和俄罗斯呢?双方是互相戒备,但谁又离不开谁。比如以前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不允许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汽出口。欧洲国家以德国为首,表明上答应的好好的。但私下里还是照常和俄罗斯进行能源交易。为什么?因为欧洲国家没那么傻。早就看穿了美国的小伎俩。美国一方面禁止俄罗斯能源出口是为了打击俄罗斯经济,另一方面是为了加深欧洲和俄罗斯的矛盾,最后美国本身也是能源出口大国,打击完俄罗斯,美国就可以把自己的能源卖到欧洲,从而进一步控制欧洲的工业。欧洲人早就看穿了美国的动机。所以该配合美国的继续配合。但私下里的交易就一直没有停过。

去年英国的俄罗斯间谍案。表面上欧洲和俄罗斯水火不容。甚至都都开始驱逐外交官了。但就在俄罗斯驱逐德国外交官之后,德国旗帜鲜明的表示还要继续和俄罗斯加深一步合作。并且德国还愿意做俄罗斯和欧洲恢复关系的中间人。德国表示驱逐俄罗斯外交官是欧盟国家对英国进行声援的表现,也是欧盟彰显得“团结信号”。但实际上这并不妨碍互相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德国是愿意和俄罗斯修复关系的。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的团结”有多么的脆弱。

近期发生的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事件。美国本身是希望欧洲和自己一起施压俄罗斯。迫使俄罗斯让步的。但实际上欧洲率先就谴责了美国,因为美国此举无疑是把欧洲摆在了危险的边缘。本身欧洲就处在美俄争斗的中心地带。如果再没有了《中导条约》的限制。那么欧洲将更加的危险。所以不管是北约秘书长还是德国法国的相关人员。都要求美俄双方重回《中导条约》。欧洲不希望重现军备竞赛。而通过此次事件,相信欧洲对于美国的信任感也会进一步降低。

现在的“西方世界团结”就好像是一层华丽的窗户纸一样。表面上看着很好看。但实际上一捅就破。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欧洲和美国之间互相的不信任。想要真正的亲密无间是根本不可能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