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留住战略性上市资源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2024-05-08 19:04热度:2277

与美国资本市场相比,中国 A 股市场虽有一些开放创新之举,但至今在发展理念、监管手段、法规修订等方面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

我国 A 股实行审核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要经过材料受理、反馈会、见面会、问核、预先披露、初审会、发审会、封卷、会后事项审核、核准发行等十多道主要环节,分别由不同处室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以及证券公司、律师机构、财务会计等中介机构参与。国内上市较为复杂的上市审核程序让准备在国内上市的企业排队等待时间过长,进而造成了中企在国内上市所付出的上市成本也非常高。且中国股市的市场化、法制化程度仍较低,加上监管层对发行人的盈利性、成长性及投资价值进行实质性判断,对 IPO 定价及 IPO 节奏的干预,导致了不少中企转道海外上市。

就趋势而言,尽管新股发行一直在朝市场化方向前进,但不少痼疾一直难以祛除:在优质公司被拒之门外的同时,一些公司将上市当作圈钱和套现的机会;放开新股定价却带来严重“三高”问题(发行市盈率高、发行价高和超募资金高),“看得见的手”如何发挥作用左右为难;一边是苦苦等待上市的企业排着“长队”,另一边又是新股被市场“哄抢”,中签率极低,上市即被爆炒;企业上市要过重重难关,却不时有欺诈发行案例出现,有些公司上市不久业绩即变脸,业绩再差,“壳”也能卖出好价;新股发行几度“开闸”和“关闸”,对二级市场运行形成很大干扰。更为关键的是,对于成长型企业而言,创业板上市审核标准重持续盈利,新兴产业境内融资门槛偏高。持续盈利能力是决定发行人能否登陆A股市场的重要标准,也是创业型公司的最大障碍。如对于拟在创业板 IPO 的公司来说,其在报告期内财务指标必须符合成长性要求,“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等。这些审核标准过分强调成长性,并不科学,现行证券法规没有与时俱进地进行修订和完善。

此外,国内结汇、变现渠道不畅,海外 PE“裹挟”企业出走。海外上市企业集中在高科技行业,这不仅是资本市场差异造成的,其背后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从创业融资到上市的全程中,海外 PE 等投融资中介的介入机制更成熟,本土创投资本扶持不足。目前,我国本土私募发展进入洗牌期,之前由于疯狂发展,形成“全民 PE”,且无视投资本质,大肆哄抬价格,使一些真正有高成长性的创业型企业没有得到扶持,转而出走海外。

优质上市资源流失有什么影响?

大量企业纷纷海外上市,负面效应已有显现。从市场发展角度看,我国潜在上市公司资源不断流失,使境内市场的吸引力下降,不利于本土资本市场的根基稳固。近几年,A 股市场表现不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上市公司结构过于偏重金融、地产、石油、石化、周期、消费等传统型行业。这些行业正经历转型之痛,业绩表现难有亮色,也给股市带来沉重压力。

从投资者角度看,国内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的成长,来自国内广大消费者的支持,但国内投资者却无法分享这些企业成长的果实。以腾讯控股为例,这家公司近 5 年市值增长 10 倍,目前总市值逾万亿港元,一家企业就相当于半个深圳创业板的市值。如此丰厚的收益,却与广大A股投资者无缘,令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