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2024-01-05 08:42热度:7906

展开全部


企业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主要舞台。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企业尤其国有企业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先后推行了奖勤罚懒、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实施“下岗分流”再就业工程等一系列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些企业结合国情,努力学习国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技术,并在实践中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地域、不同性质的企业在管理理念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分析显示,目前中国企业正处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阶段。与规范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相比,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希望尝试却不知所措”的特殊境况。具体表现在: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特殊人员的“安置所”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其职能大都由总经理办公室或行政部兼任。虽然有很多企业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将原来的“人事部”改为“人力资源部”,但即便如此,也很难专职,还得兼任许多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不大的其他一些管理职能。在某种意义上,还在沿袭传统的一些做法,人力资源部门是特殊人员的“安置所”。 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视员工为组织最宝贵的资源,用科学的、人性的方式尊重员工的人格和选择,关心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自我完善、实现目标和价值,以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发展,最终让人力资源真正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定位低,无法统筹管理全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一项对我国企业人力经理的调查报告显示,人力经理们60%的精力被用在处理各种行政事务——档案管理、填写表格、仅有30%的精力用来为员工和管理人员提供咨询服务,10%的精力用在为公司战略提供人力支持。大量的基本管理工作令人事经理们疲于奔命,还得不到其他经理和员工的认同。大多数企业没有配备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即使有,他们也只是管管档案、工资和劳保等,按照“静态”的、以“事”为中心的传统人事管理模式进行操作。这一方面与企业决策层的思想观念有关,还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只能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执行者,无法参与企业战略的决策过程,不能在战略执行的过程中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的设计以及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调整来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许多企业主尝试着制订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努力加以贯彻执行。但从其内容来分析,大都是就员工考勤、奖惩制度、工资分配、工作规则等方面对员工加以限制,而不是从“以人为中心”、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发,来规范企业和员工的行为,以求得员工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尽管员工心存不满,但由于劳动力买方市场的现实,大部分员工只好接受各种条件限制。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目前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四、我国企业大多数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尚处在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过渡,基础工作薄弱,大多没有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据最新有关资料统计:(1)岗位工作分析方面:仅有51.8%的企业做过岗位分析,企业岗位管理规范化水平仍较低。(2)绩效考核现状:企业人员绩效管理现状较差,考核效果一般,人员绩效考核还没有普遍成为企业必须进行的一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只有72.2%的企业建立了定期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人员绩效考核的企业比例为67.3%,其中约一半(占总体32.7%)还执行不力。说明人员绩效考核还没有普遍成为企业必须要进行的一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同时考核效果也不理想,1044家实施人员绩效考核的企业中,59.1%的企业选择效果“一般”,选择“非常好”和“很好”的比例合计才20%,选择考核效果“非常好”的企业只有18家,占1.7%。说明人员绩效考核是一个令企业头痛的工作。(3)薪酬与激励管理现状:经过20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企业员工报酬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大部分企业员工对目前的薪酬表示满意,但“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也占到了27.3%。另外企业高管薪酬收入多元化,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建立了长期激励计划,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61.2%的企业里,总经理与普通员工平均收入相差在3到15倍之间。另根据1999年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国企高层经理人员激励的调查》显示,对现行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者激励方式的评价,有效仅占29.3%。说明在激励机制方面还缺乏积极有效的措施。(4)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及制度建设现状:据赵曙明的调查,绝大多数企业都有工作细则、工作评估等一系列正式的文件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其中67.7%的公司进行了基于工作分析等简单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从上述统计资料不难看出,我国企业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许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远未完善,人力资源系统中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矛盾或不一致,难以有效发挥整体效能。笔者认为一个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应包括三个层面的工作:(1)工作分析和人员分析等基础工作; (2)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成本核算、政策法规与管理环境等宏观层面; (3)人力资源的选聘录用、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福利保障、职业管理等微观层面。 五、人力资源存量的现状我国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从静态上说,劳动力资源数量多,但素质却亟待提高。企业用人机制存在“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的现象,致使人力资源流动现象普遍,在动态上这是不争的事实。  六、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特点 传统的人事管理是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使用的工具,似乎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不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此截然不同,它要求人力资源部门成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真正的规划、决策、制度设计部门,集中精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开发员工潜能。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现代的管理人员应该明确:他们既是部门的业务经理,也是这个部门的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在于制订人力资源规划、开发政策,侧重于人的潜能开发和培训,同时培训其他职能经理或管理者,提高他们对人的管理水平和素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