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宏观经济政策如何阵痛房地产市场?

2023-07-23 07:02热度:6201

宏观经济一般从: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方面来看。其实也就是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国收入决定问题。对于房地产的影响就应该是从利息利率上面进行调控,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控,比如出台的关于二套房的收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你可以从国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出去,关于近年国家政策的变化导致经济发展的改变方面入手。

对外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其制定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国市场、扩大本国产品出口、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积累资本或资金、维护本国对外政治和经济关系,其中促进经济发展和增长是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首要目标。

  财政部、商务部出台《进口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财政部、商务部制定了《进口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所称进口贴息是国家财政对企业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列入《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中的产品(不含旧品)、技术,以贴息的方式给予的支持。
  该政策自2007年起实施,请相关企业留意烟台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网站,按规定及时申报。

2008年部分输欧盟纺织品实行监控管理。为保持中欧纺织品贸易健康、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十六条有关规定,商务部决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对部分输欧纺织品实施出口许可。
  一、根据《中欧纺织品贸易谅解备忘录》的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取消备忘录项下输欧盟十类纺织品的出口数量管理。二、自2008年1月1日起,对企业出口至欧盟成员国的八个类别纺织品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实施期为一年,至2008年12月31日结束。
  三、对纺织品实行企业经营资质审核。企业资质标准的制定和审核工作由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承担。经审核,符合资质标准的企业可申领《输欧盟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烟台市纺织品企业经营资质审核工作已经结束。目前,烟台市有60余家企业取得经营资质,凡未取得对欧盟经营资质的企业,受监控的八类纺织品2008年不能出口欧盟。
  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调整。2007年12月24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2007]第110号公告,公布《2007年第二批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禁止出口)》。此次调整,涉及商品食用盐、水泥熟料等589种。其中我市企业涉及商品主要是成品油漆(商品编号32089090/38140000)、有机颜料(商品编码:32041700)、荧光增白剂(HS编码3204200000)等化工产品,这些调整将带来经营成本、资金压力增大、劳动就业率下降、国际竞争力下降等影响,相关企业要高度重视,结合自身经营规模与状况,适时采取应对措施,拓展经营渠道,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从国家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看新时期石材协会工作的重要性

在当今市场经济形势下,协会组织肩负着上传下达,为企业提供服务,引导协调行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任。然而,一无钱,二无权,协会能否将大大小小的企业有机地捏合在一起,能否真正成为政府的参谋、企业的“娘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协会工作将如何开展?面对上述被社会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两年多来方方面面的工作中和企业遇到重大难题的紧要关头,中国石材工业协会在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会同相关省市行业协会,向全国石材企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其实,协会工作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已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乃至我国某些行业协会组织的成功运作中得到证明,从而也肯定了协会工作的不可或缺性。诚然,如今社会上也确实存在着协会过滥的现象。一些形形色色的协会,打着为企业服务的幌子,利字当头,以威逼利诱为手段,大施“揩油”之实,不但不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扰乱了市场秩序。
  这样的“协会”,缺失了协会工作的主旨,其代表的并非是行业、企业的合法权益,当然得不到企业和市场的认可。

中央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协会组织提出了“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要求,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协会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表明了行业企业根本利益之所在。
  中国石材工业协会自2004年新一届理事会组建以来,凸显了为企业做好服务,团结务实,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协会主旨。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充分调动各省市地方行业协会组织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规划石材产业集群、起草修订行业技术规范、石材矿山资源基本情况摸底调研、引导行业企业自律、扶持大型骨干企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和努力,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评价,从而也在全国各地石材企业中树立了“娘家人”的良好形象。
   中国石材网

今年4月到10月间,针对国家调整出口商品退税政策问题,中国石材工业协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他们在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协同福建、厦门、山东等地方协会组织,就石材行业的具体问题,积极主动地与国家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并结合行业特点提出建设性意见,尤其就保留石材商品的加工贸易政策提出了明确的建议。
  经过多次反映诉求和反复沟通,最终国家商务部等有关部门采纳了这个建议,未把石材商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从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企业的利益。国家新的出口商品退税政策颁布后,部分出口石材产品退税被取消。对此,中国石材工业协会及时召开会长办公扩大会议,将全国大的石材产业集群地及大型外向型石材企业的负责人召集在一起,认真分析形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并与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龙头骨干企业达成了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产品深加工水平和出口产品价格,强化行业自律的共识。
  不仅如此,协会还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网站等媒体宣传优势以及与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外客商和石业团体组织会谈的机会,多方面传达中国石材将有效整合市场,摆脱长期低利润点徘徊局面,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信息,千方百计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出口石材产品提价造势。
  

11月29日,本网刊出了福建、泉州、厦门、南安等9家石材协会组织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行业自律,提高石材出口价格”的倡议,号召石材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变化,提高石材产品出口价格;树立大局观,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加强内部管理,创新企业经营机制;积极开拓市场,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可以说,这个倡议提得好,它代表了全国绝大多数石材企业的意愿和呼声。当然,建议也好,倡议、要求也罢,凡是以协会名义提出的,都不能与“红头文件”等同。它不仅要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发展要求,还要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可,更多的则是要依靠行业企业的自律。
  一件正确的事情,不论是行业规范还是建议、倡议,只要是从行业、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只要得到绝大多数企业的认同,只要大家都能坚持自律,就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约制,就能在市场上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当然,个别的“害群之马”总是有的,但在大家都在自觉遵从约制的氛围下,诸如那些粗制滥造、恶意压价、不守行规的行为,必将为行业所不齿,最终被市场所摒弃。
  

市场经济发展的轨迹证明了在当今经济体制下协会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协会行业组织提供了成长壮大的土壤。“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协会的使命任重而道远。我们为中国石材工业协会及所属各级石材行业协会组织的做法和观念的更新叫好,期待他们在中国石材行业跨越新高度的道路上再续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