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如何看待可燃冰对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的影响?

2023-07-06 14:04热度:6419

谢谢诚邀!

可燃冰是什么?这个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有大概的了解。希望各位朋友,不仅是看这篇文章时,在一切能提高可燃冰的和我们希望大家能够记住一个概念:那就是可燃冰只是经过加压固化了的天然气(和乙炔)。

切记这个概念,那我们对可燃冰的理解就会上升到一个非常客观的层面。

首先可燃冰是什么?相信大家都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最近网络上有很多铺天盖地的介绍……

可燃冰就是天然气(乙炔)在高压,低温的密闭环境下,形成的固体水合物。

那为什么全世界对可燃冰这么趋之若鹜呢?我觉得大概无外乎两点:

第一,学术研究的需要(夸大其词)。

第二,能量密度高,燃烧后,不产生污染(二氧化碳也是污染吧!)。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要想,这不挺好的吗?至少比煤和石油强多了。所以到这里,我还是要提醒大家回想一下文章开头给大家的概念:

可燃冰就是固化了的天然气(乙炔)!

任何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都逃不开两点。一个是成本。另一个是需求的紧迫性。

陆地上的可燃冰都存在于冻土层的底层。相信大家最近也看到过西伯利亚冻土层出现的大洞,可以说是地球变暖的后遗症。可燃冰的开采在陆地上,也会造成相同的后果。

而海中的可燃冰一般都存在于1000米以下的海底。由于可燃冰是固体状态存在,流动性远远差于石油。而且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无法保持原有的状态。所以在海中的可燃冰的开采成本会高的吓人。成本堪比陆地上对铀矿的开采。

那么,我们如何看待可燃冰的开采和利用呢?对于能源,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扩展能源的利用种类,而是如何低成本,使用真正清洁的能源如“人造太阳”。从油页岩中发现石油那一天开始,化石能源的实际存量比我们原先估计的要乐观得多。石油能源给我们争取了“加时赛”的宝贵的时间,去开发潜力无限的清洁能源。

我们可以把可燃冰作为能源储备,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去开发。也算是对减排的一种间接支持。

所以可燃冰,对于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不会产生明显的正面影响。

利用可燃冰制备电能,去给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充电,相信成本会高得令人乍舌。并会为此大幅的拉低动力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的绿色定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