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民企期待2019大规模减税降费,社保费率如何下降成焦点,对此你怎么看?

2024-05-31 17:29热度:3028

减税降费,是每个企业的期待,希望能够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说明企业感到负担太重了,或者说觉得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比我们的税费太高了。实实在在说,这几年国家在减轻企业负担,减免税费上下的功夫已经很大,以前的一些乱收费不见了,为了扶持科技型、环保型、创新型、创业型、小薇型企业发展出台了很好的优惠政策,惠及了企业,优化了发展环境,有了很真实的获得感。2019年,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复杂多变,不仅是民营企业,各类企业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爬坡过坎无法回避,此时期待再一次大规模减税降费确有求水若渴的意思,相信国家会统筹财力,平衡收支,稳妥有效的逐步推出新的有力度的税费政策,再次惠及企业。社保费率适度下调是必须的,这里需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担负能力,二是社保费用需要。这些年更多的劳动力在民营企业就业,很多人已到退休年龄,以后会陆续享受社保,所以说社保费降低要适度,以免影响退休后的收入。

这次疫情后,中国经济全面恢复需要多久?

这次国内疫情平息后,中国经济全面恢复将会多久?

要达到经济的全面恢复,应该至少离不开四个层面的观察:

一是供应层面:从国内制造业产业看,据己公布的数据,国内制造业中包括外企民企在内的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复工复产率己经达到95%以上,可以说己经基本恢复了,但涉及量大面广的,容纳社会就业80%左右的中小企业及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率还在8O%以下,这里面不排除已有一部分小企业己实施破产销号;总体看,供给层面的制造业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恢复,应该比较乐观,二三个月内应该可实现全面恢复的目标。

二是,需求层面。从老百姓日常生活消费需求看,四月份武汉封城结束前后,百姓的曰常消费刚性需求已经基本恢复了,但从大宗耐用消费品的需求看,距全面恢复依然还有一段距离,由于疫情期近三个月内工薪阶层收入普遍缩水,以及不少小企业减员或裁员失业,加上人们对未来经济预期不乐观等客观因素迭加,真正意义上的需求层面要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可能并不太乐观,尤其是能拉动GDP的大额消费,如汽车,家电,通讯信息终端设备等,已普遍比疫情前下滑了20~30个百分点,要使需求层面全面恢复至疫前水平,估计至少在一年左右。

三是,服务领域。四月以来,随着制造业恢复,国内服务二产的大量现代服务业,绝大多数己经恢复;但涉及百姓消费的传统服务业,特别是人员密集聚集的部分餐饮业,旅游业,休闲娱乐文体类产业,都只是部分恢复,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打击最严重的酒店餐饮业,即使开业了,但消费量大打折扣,人们还是担心人多密集的疫情传染;所以,已占中国经济50%以上的第三产业,不少企业依然处在艰难的恢复之中,也有部分企业实力不济巳经倒下,从这个视角看,国内服务业要完全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没一年半载不行。

四是,外贸层面。这一层面对中国经济而言,是最为复杂,最为艰难,最不确定又最不可控的层面,可以说,影响中国经济恢复最难的也是这块。讲外贸层面的不确定,涉及全球疫情的发展特别是欧美主要经济体的疫情态势,涉及疫情会不会在今年秋又反弹出现第二波,涉及疫苗的研制上市时间,涉及不少国际专家担心的疫情过后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燃爆,还涉及疫情后美国是否会持续贸易战等等,所有这些因素只要存在一二项,那么对中国对外贸易恢复都会带来重大影响。当然,如果能乐观一点看,中国外贸若能恢复至去年水平,至少从时间上也要推延至明年下半年。

上述四层面分析,中国经济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恢复,应该在明年一季度或更晚一些;而这个恢复,是包括国家加大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包括新基建以及科技类投入等。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了全球经济最新预测,己看到除中国印度等少数经济体有1~2%正增长之外,其它主要经济体都是负增长,这次预测更接近当下世界经济实际。

显然,未来一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不乐观预期,是预料之中的,对中国百姓而言,应有过紧曰子的思想准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