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以目前的状况来看 北京的房价会不会降

2022-12-14 02:53热度:3073

北京的房价是不会跌的,因为购房的大部是国有银行按揭的,要考虑银行风险和国家的税费的问题,如果出现大跌的话,政府会托盘的,因为购房消费是本土消费,是不能搬出的固定资产的一种消费,不会像股票(因他是全球性流动,正常情况国家不会托盘)

北京和上海下半年和明年的房价走势将是怎么样的?

今年年初,业内对2008年房价走势的判断普遍是“降”,这一点从大街小巷各地报纸报道的所谓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等消息中不难总结得出,但从上半年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2008年,上海楼市房价不但没有降,反而出现“稳中有升”的局面。据ehomeday上的数据透露,上半年上海楼盘销售的成交备案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房价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0%左右。
  出现这个“意外”的原因有很多因素,我主要归纳了以下几点。

  其一,土地、金融政策的收紧减少了楼市的供应量:几次从严的土地政策加上开发贷款从严的金融政策,上海楼盘入市的速度明显放慢,上半年新盘的供应量也因此减少。在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供应量的减少必然导致价格的上涨。而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此强调,这其中还有市场供应和需求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负面效果。

  其二,水泥、钢材、油料等生产物资的涨价,上海加强对货运车量的控制,以及民工工资发放的规范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开发成本。

  其三,冰雪灾害,阻碍交通运输,从不同程度影响建设进程,增加开发成本。

  其四,一些楼盘“打折销售”的价格策略也导致市场出现房价上涨的势头:2008年新盘的价格相比07年下半年的疯涨正在挤掉水份,换句话说从开发商非理性的上涨向开发商对市场承受极限的试探的一个回落过程,销售价格增幅相比07年有较大回落,与消费者心理增速越来越接近,销售价格越来越靠近“消费者理想上涨速度房价曲线”。在这个基础上,随着今年上半年购买力的增加,房价出现上调。

  其五,“通货膨胀的恐慌心理”造成房价上涨:把钱存在银行就是贬值的思想充斥整个市场、70/90等小户型的上市、让消费者有更多投资选择的机会,对美元的长期升值预期,使消费者更愿意将资金投入房室以避免通胀带来的损失,人民币对美元跌破7.0进一步促使今年上半年房价出现上调的市场动态。

其六,四川地震灾害,灾后重建必将消费大量水泥钢材,在国际建筑材料市场不断走强的基础上,第一时间保证灾区重建用钢,必将导致其他地区建筑材料成本一定程度地上涨和供应不足,一方面直接增加开放商开发成本,另一方面直接导致开发周期的延长,从而不可避免地再次造成房地产市场的供不应求,从而进一步促使房价上涨。同时灾后,向大城市如上海的移民将进一步增多,增加城市购房总人口。

其七,1980~1985年人口生育高峰,其年龄段适龄青年大量需求婚房,从1999年大学连续几年的扩招可以看出社会需求的旺盛,我不爱像一些学者那样强调钢需,但在我看来中国国民之购房大不同于国外,乃倾其全家5口人甚至10口人之力购房,因此资金问题,并不像许多专家想象地那么严酷。

其八,上海世博会的预期,对周边房价的看好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特别是世博会沿线地区,房价将受世博会的临近而不断攀升,甚至达到疯狂的地步。

总之,回顾2008年上半年,政策的变化、市场的变动、自然的灾害等使上海楼市出现了以上几个“意外”。而这些变化又将对下半年乃至今后的上海房地产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并不需要拭目以待,因为和2004年的宏观形势比起来,今年与04年有着惊人的相似,也就是说08年9月份以后,将迎来又一波楼市快速上涨的行情,若能够抓住机遇,也许能在这一波行情中赚得金玉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