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小米进军汽车领域?成功or失败?

2022-11-13 00:47热度:5928

我的回答是小米虽然有自己的优势,但在这条赛道上,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已经变得非常激烈。小米要突围真的很难。造车比造手机难多了,但雷军还是愿意给自己的名声和未来的生活施加压力,足见他的毅力和决心。

今年3月底,小米汽车正式宣布造车。 按照计划,小米汽车初期投资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 据此前报道,雷军内部表示,小米计划“三年内开车,第一年卖出10万台”。

9月1日,雷军在官方微博上宣布小米汽车正式注册。 小米新同学宣布开学,快速进入造车大赛无疑是下一个目标。

目前,小米汽车正在吸纳各方人才,投资产业链企业,完成对自动驾驶公司的收购,并为研发做充分准备。 D.相关技术。 小米的造车进程正在快速推进。但这绝非易事。

手拉手的战斗

小米需要抓紧时间造车。 与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相比,小米进入汽车行业较晚。 花钱买时间,对于千亿资金的小米汽车来说,是一笔划算的交易。

此前,从宣布造车到公司正式成立的五个月里,大部分车界都在为雷军和小米的造车梦“狂热”于小米。 雷军半年内走访了上汽、广汽、长安、五菱、长城、东风、宁德时代、博世等厂商。

无论是雷军频繁走访北京现代、一汽集团、比亚迪、长安汽车等一大批车企,还是传闻“北京有关方面正在积极推动小米通过收购宝沃汽车获得生产资质” ,说明小米的造车之路正在一步步铺就。

有分析认为,虽然小米汽车的总部选择在北京,制造工厂也可能设在北京,但未来也可能选择多个地点进行自建工厂和研发。 D中心在两三个城市,就像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一样。 但小米最终会与谁携手,还是个未知数。

骨干“门外汉”

在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天,小米官方还晒出了雷军与其他16位团队骨干的合影,他们将成为小米汽车的核心创意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在17人的小米智能驾驶团队中,你会发现只有一位成员具有汽车行业的背景,那就是宝马IX原主设计师李天元。其余的几乎都是“外行”,这不可避免地降低了人们的期望。毕竟下车的时候,竞争这么激烈。有网友形容为:小米上战场不带枪?

2024年小米能造出尖叫车吗?答案悬而未决。仅从造车的角度来看小米汽车的未来,小米汽车的价值可能不会很高。未来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和复杂的供应链管理,打造一款符合其预期的智能汽车将是小米面临的巨大挑战。

想象力涉及“抄袭”

面对来势汹汹的小米车,网友们的期待也非常高。为此,小米社区官方专门放出了一组米粉设计的“小米电动车M1”想象图。

很多米粉呼吁转发这条消息。小米汽车yyds。但乐趣来了。

次日,威马汽车官微转发了这条微博并评论:听说威马Maven有双胞胎?米粉想和我们一起创造吗?

同时附上一张该车的图片。你能看出这款车和小米M1的区别吗?

有网友说得像两颗豌豆:“不是很想,而是说一样的话!”

巴掌声来得太快了,米粉制作的想象图刚好把微马Maven的图片改了颜色,然后把logo改成了“米”。

如果是营销,说起来容易,但想象和复制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如果你不好好区分这一点,后果将是相当严重的。不明白就想想中泰。画皮难画骨。最后只能是鸡毛。

但小米真的没有造车的希望吗?两者都不。

首先,小米造车的野心很大。小米计划在2024年生产第一辆汽车,每年推出一款新车,三年总销量90万辆。雷军曾在内部表示,小米计划“三年开车,第一年卖10万台”。据业内人士分析,“一年10万辆是一个伟大的目标,但并非不现实。‘魏小利’造车新势力白手起家,一开始没有品牌价值,但小米是海量小米产品的数据库,沉淀了未来小米汽车的潜在用户群。

其次,在用户群方面,小米拥有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和庞大的用户群,这成为其天然优势之一。俗话说,人多,威力大,用户多,能不能喜欢的人总是“自信无畏”,更何况小米拥有完整的米家生态链。小米在手机和智能家居方面有着非常成功的经验。如果未来小米汽车能够实现汽车、手机和智能家居的互联,那将是一次很棒的用车体验。

小米的造车在行业中属于后来者,但在业内被广泛期待。自从雷军宣布造车后,米粉就翻脸了。全面屏“干转特斯拉”可能是他们对小米最大的期待。在这种强烈的期待下,对于小米能否如米粉所愿“干转特斯拉”,小米的担忧恐怕大于预期。

小米进军汽车领域会成功的,因为小米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