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重点解读是什么?

2023-02-07 12:10热度:3689

1、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这是比较明确的稳增长信号了,相比于2020和2021年财政“超收减支”,2022年财政要更加积极,财政支出要前置,加快财政进度。

2、货币政策仍然是结构性的。

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3、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

由于需求端的下行压力,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不少小微企业是供应链的弱势一方。考虑部分小企业的客户位于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在看到小企业资金链压力的时候,不少大型企业反而通过商票、应付票据暂缓了对中小企业的现金支付,甚至存在恶意拖欠和逃废债行为,加剧了中小企业现金流紧张压力,不利于保市场主体。对上述行为,明年将加强治理。

4、制造业投资是经济增长重要的后周期驱动力量。

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5、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

首先要注明的是“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通稿里仍有提及,这就说明房地产调控从严的大方向不会发生改变,中国经济转型从长期来看还将坚持逐步“去地产化”的路线。

6、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7、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今年在完成双碳目标的时候,对部分高耗能产业的限产有“一刀切”的行为,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对中小企业产生了挤出风险,去煤化过快甚至导致部分地区拉闸限电,对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8、要保就业。

就业市场目前出现了明显的结构性分化,虽然25-59岁人口的调查失业率持续位于低位,但是16-24人口的调查失业率却居高不下。截至2021年10月,25-59岁人口的调查失业率只有4.2%,但是16-24人口的调查失业率却达到了14.2%,高于过去3年历史同期水平。

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二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是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四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五是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六是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七是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