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前瞻货币政策?

2022-11-13 08:01热度:1183

前瞻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政策的即期使用要与控制物价或经济增长等中长期目标相结合,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可能出现较大波动之前,就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经济运行安全,或减轻经济波动造成的危害。


原理  前瞻性经济理论虹吸理论认为,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各种现象,往往不能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快速波动的特性,只有根据未来影响因素进行充分预测和分析,制定的经济政策才是最有效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包含一个动态过程,即中央银行要根据货币政策的远期目标,在不同的时点及时采用政策行动,以实现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也就是说,实施传统的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将稳定物价或经济增长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前瞻性货币政策是通过现时的货币政策操作来影响未来的经济发展形势。

编辑本段重要性
  前瞻性货币政策对于中央银行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准确性,确保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实行前瞻性货币政策的原因是因为货币政策本身的时滞效应和其他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的存在。前面讲过,因为经济运行过程中某一特定的经济变量及作用发生变化,会导致原来的经济运行轨迹发生变化,从而使货币政策操作效应发生相应变化,使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产生偏差,有时偏差过大,还会引起相反的政策效应。所以要缩小这一偏差,减少时滞等因素对货币政策预期效果的不利影响,中央银行必须实行前瞻性货币政策,绝不能“走走停停”、“相机而行”、“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为了实施前瞻性货币政策,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央银行要高度重视和做好对经济和金融的预测,要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采取超前预防性策略,针对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前瞻性货币政策,从而提高金融宏观调控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