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美国的货币政策?

2023-06-01 00:39热度:7618

美国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职责,长期以来由美国的中央银行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FRS)承担。货币政策是美国调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宏观政策工具。美国法律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并保持市值的稳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美联储积极运用有关金融工具以尽量减少利率和货币信贷量的变化,努力达到兼顾 “充分就业、市值稳定”的两大目标的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美联储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经济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美联储出台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后,又下调了对未来两年的经济预测,表明美国的货币政策在明年之后仍会继续保持宽松。预计零利率政策将持续更长时间,这也加大了全球范围内南北之间在经济以及货币政策层面的对立和关系紧张。北方经济疲弱与南方经济过热倾向并存。新兴市场经济体需求旺盛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成了强力支撑,居高不下的商品价格反过来一方面造成新兴市场输入通胀压力的加大,另一方面也给西方经济复苏设置了障碍。通常投入品价格的上升会最终传导到工资收入的上升并给私人消费提供支持,但受私人部门减债压力拖累,西方主要经济体就业市场仍可能持续疲弱,工资下行压力仍然很大。因而,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通胀压力加大,但恶性通胀的可能性不大。 所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是加快印钞机的运转来刺激经济活动的土办法,是彻头彻尾的通胀刺激措施。在相当程度上,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是一种投机性的货币政策。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直接的目的在于刺激美国的经济复苏,对美国经济能够直接从中获得多少活力,恐怕连伯南克自己也没有底,但它无疑会对其他新兴经济体造成相当大的不利冲击。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的近零利率与无节制开动美元印钞的做法无疑会导致全球美元泛滥,要么造成新兴国家本币升值的压力,要么是通胀与资产价格泡沫,也就是说,美国实际上是利用美元货币强权转退通胀的办法来刺激其国内经济的复苏,因而是投机性的货币政策。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急剧地降低了日元利率,结果导致日元套利交易的兴起,并刺激了东南亚国家的房地产泡沫,结果酿成了后来的亚洲金融危机。现在美国及发达国家的低利率正在推动新兴经济体新的资产泡沫,这对未来全球经济是非常危险的。就此而论,美国口口声声要求中国承担大国的责任,起码它本身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就是对全球未来宏观经济的稳定极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