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阅读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对科教文卫领域是如何解读的?

2022-12-16 15:31热度:2454

公平与质量是两大重点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以常住人口规模来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

在经济萧条和经济繁荣时怎样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两大政策基调即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由于当前经济中的主要问题是总需求不足,而财政政策在拉动需求方面明显比货币政策更为直接、有效,所以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财政政策寄予了更高期望,也做了更为细致的部署。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1万亿的赤字规模上调,是有史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而按3.6%以上安排,则显示出政策还有一定弹性。特别国债规模略低于市场预期,应主要是考虑到银行和居民的承受能力,体现出财政纪律的约束。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考虑到当前财政收入压力较大,节流就更为重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特别是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历史上中央本级支出同比负增长只在2016年2月出现过,今年前4月同比仅增长0.1%,转负只是时间问题。强化阶段性减税降费。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同样体现出稳企业保就业的导向。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除了国家层面的资金安排,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也是重要的资金来源。“要通过政府作为带动和激发社会资本跟进,从而形成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机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22日在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表示。“随着国外疫情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必须立足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稳定经济增长。”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当前,推动线上新型消费发展,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对提振经济动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萧条时期则相反。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 运用宽松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其次是发国债。繁荣时期则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