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关于央行的货币政策

2022-11-13 20:23热度:3338

其实在我们国家才有这么多讲究,我们的政府对文字都很严谨的。西方经济学中,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统称为扩张的货币政策。若一定要加以区别,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可归结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只是讲究“度”。

货币政策的措施无外乎有四个:1.调整再贴现率。2.调整存款准备金率。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4.道义劝告(也可说是“窗口指导”)。

稳健的货币政策与这两者应该有一定区别,稳健的货币政策不一定是扩张的,也有可能是紧缩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在有通胀预期的时候,适当地收缩银根,而当经济有衰退预期的时候,适当地放松银根。既是稳健,一定是适度的,并且是附加预期的。

而三者的目的都是调节经济,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具体来说:1.充分就业。2.物价稳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但是,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以上是我的理解,希望有所帮助。

目前我国经济形势下,采用哪种货币政策? (同时描述下目前我国经济形势是怎样的)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可以说是处于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内涵比较丰富,最全面、最权威的阐释是2014年底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从消费、投资、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市场竞争、资源环境、经济风险等八个方面来描述中国经济的新特征。
至于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采用,这个由央行决定,具体如2016年4月16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IMFC会议中所说,在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量不断改善,中国将灵活适度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以上为官方语言,大家懂得,描述偏正面,主要是稳定公众预期。实际上中国内外部经济环境与货币政策环境均不容乐观,西方国家经济集体沉沦,市场经济难以自我拯救,当前中国大力推行的供给侧改革试图稳定经济以及保持持续发展,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淘汰落后产能正面临行业产业阵痛,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在三四线城市成效甚微、一二线城市反致推高房价,盲目与投机使万众创业变质,创新不足却导致资本泡沫加剧等等,中国经济亟需更具针对性和富有成效的宏观引导。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说,由于非对称性,货币政策在经济下行期的作用较小,而且经过多次降准降息,国内流动性过剩,货币在股市和楼市转圈难以流向实体经济,央行虽然还有政策宽松的空间,但如果不能疏通传导至实体的渠道,就无法有益于经济,甚至加剧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