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我们离负利率还有多远?

2022-11-13 22:29热度:2708

如果是说实际负利率,也就是“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其实我们已经离实际负利率不远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月至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5%,所以理论上如果我们的“利率”收益低于CPI值,那实际上我们的钱就是在贬值的,也就是说实际利率为负利率。再看现在稳健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目前只有一些小银行的定期“返息”存款利率能够达到4.8%左右,而且目前还处于不断下降趋势,所以说我们离实际利率已经非常近了,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如果说“名义负利率”。目前欧洲央行与日本央行都实行了负利率政策,欧洲央行于2019年9月下调存款机制利率10个基点至-0.50%。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一直不掩饰自己对低利率环境的偏好。当地时间5月12日,Trump曾表示,“只要其他国家正在享受负利率的好处,美国也应接受这样的‘礼物’。这是很大的经济好处!”。他认为由于美国的基准利率太高,导致了美国与这些负利率国家同台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甚至将曾不断多次“加息”的鲍威尔指责为美国最大的敌人。虽然美联储在3月两次宣布紧急降低联邦基金利率,已经把利率区间降至0%至0.25%,一夜之间进入“零利率时代”。

从政策本身来看,各国央行实施负利率的初衷是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投放,从而提振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发展;但是超低利率也会吹大资产价格泡沫,鼓励高风险、高杠杆贷款,从有可能推动通货膨胀、又带来负利率的结束。

考虑到目前我国需要“吸收”外资投资,发展国内经济,以及其他通胀的压力,因此可以看出央行对于“降低”基准利率还是比较谨慎的,到目前为止,只是通过货币政策引导利率下降,而没有直接调低基准利率。所以,从名义利率上看,我们一段时间内还是能够享受到存银行不要倒贴钱的“福利”。

欢迎朋友们关注 @简单说财经

中国现阶段不可能负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