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农业的诞生对人类文明的确立与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2023-02-10 10:24热度:2909

农业的诞生首先使人类从采集狩猎转向定居于河流,平原,河谷等易于生产农作物的地带。有了农业人类可以稳定的获取食物,人类开始壮大,聚集起了村落,大部落。当粮食不足,部落之间就互相战争(为了抢粮食和女人),当粮食充裕部落之间换特产(贸易的原型)。

基于这个模型产生了国家,封建制或者奴隶制国家的本质就是通过国家机器的运转获得更多的粮食。获得粮食有两种途径。农业国家靠多生娃多种地,当娃儿生多了,可耕地不足,社会矛盾尖锐。这时候作为农业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就会发动人民进行扩张(获取可耕地,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高纬度地区中国的王朝很少去扩张)。战争失败,可耕地变充裕(人口减少),战争成功,领土扩张,可耕地一样变多。

另一种获得粮食的方式是交换或者抢,农业帝国强大稳定的时候,有余粮找游牧帝国换取战马(保护可耕地)。农业帝国没有余粮,或者吃不饱饭,游牧帝国就靠骑兵抢粮食,破坏可耕地。所以长城是伟大的建筑。

除此之外,农业分离出了手工业,手工业促进了工业,有了工业之后人类文明获得了进步(大量科技可以反哺农业)。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人类赖以发展的基础,新中国确立了18亿亩耕地红线。免除农业税等都是符合农业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明智之举。

农业的诞生,作物的栽培,让粮食迅速增多,剩余产品出现,为文明的确立提供了物质前提。作物的栽培,野生动物的家养,使妇女从采集为主转到畜牧为主,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开始形成,也促进的社会分工。同时,财富的增加是一些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出现的脑力劳动者,财富的分化也促使了等级分化。农业的诞生,作物的栽培,野生动物的家养,使人类由动荡不定的生活方式转向定居。在此之前,人们的食物来源靠的是狩猎和采集,其生活要以野生植物和动物提供的多少为转移,不可能太稳定。而作物的栽培和动物的养殖,意味着人类开始用自己生产的食品来代替自然提供的野生食物,从而结束了狩猎和采集时代,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