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果农产品都用机械化管理和收割,农民会失业吗?

2022-11-14 04:01热度:3782

无论科技怎么发展,机械化程度有多高,我认为我们农民都不会失业,除非你不做。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也都走上了机械化操作的道路,有望不久的将來很快实行智能化管理。农民从根本上从烦重的劳作中解放出來,享受着快乐祥和的生活。是否农民就没事做了呢?从此失业呢?我的回答是,不可能。

1,智能化程度再高,机器都要人操作,只是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更高,需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具备闲熟的操作技能,是一代职业新农人。有了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农民有时间学科学文化知识,更容易掌握操弄机器的常识,成为新时代的职业农民。

2,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绝大部分青壮年已进城务工,有相当部分巳变为城里人,未成年的长大后绝大部分也不可回农村生活。农民也随城镇化的推广而数量不断减少。3,农业生产实行智能机械化方式,从业人员大大减少,余下的人可以开发农家乐,发展乡村田园旅游业。还可发展工艺品手工加生产。

4,我们山区,丘岭地区农村有优越的山地资源,至今大多是沉睡荒野,可以开发山地养殖,经济林木种植,这方面可容纳大批劳力。

5,有一定头脑的人可以开创文化领域产业,成立专业采茶团,歌舞团巡回演出,配合旅游业共赢发展。

总结,农业根据地区条件各不相同,各地总有适合地区发展的生产模式,最迟在三五八年,农村终将出现前所没有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城市——农村将相互辉煌发达。

现在农村出现了很多新兴农业,这些新型农场主通过流转土地,形成了具有一定生产实力的规模化生产。

在这里,几个人和一群机器就能完成大面积的农业工作,从而提高了农产品品质,降低了农产品售价,深受消费者的喜欢。但是还在自己地上种地的农民却因此感觉到了一场危机,他们一直心里有一个困惑,被机器取代后的农民,会面临失业问题吗?

其实长久以来,我国的传统耕作模式已经体现出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局限性。选择传统农业模式也显得更难赚钱,不然也不会有2.47亿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问题了。所以未来农业的发展肯定是需要新型的职业化农民的,那样才能最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出土地应有的价值,进而一步步推进农业的现代化。

那么在这个过程里肯定会有更多的农民失业,因为新型职业化农民和大型农用机械的出现,使得以前需要大批人力来做的事情,现在需要几名专业的职业化农民就可以了,这就意味着以后要有不少农民被淘汰。

我国8亿农民之中,6亿正当年的劳动力。但是这其中又有2.47亿人在城市里谋生,土地规模化带来的改变并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存、生活,并且他们还会在土地的改变中赚取流转的租金和分成。这好像是个两全其美的好事。

现在我国的城市化比重已经超过了50%,到2020年,这个比重将超过60%。这预示着将有一亿以上的劳动力会从农村转移出去,并且在城市中获取到比较稳定的收入。无论农村改革如何进行,新型职业化农民的发展方向是必然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保证最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一定是所有政策施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