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股票非公开增发是利好还是利空?

2022-11-14 05:37热度:6875

我们查看上市公司公告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上市公司实施非公开发行股份,非公开发行代表的是上市公司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特定投资者一般包括上市公司大股东,或者一些战略性的机构投资者,特定投资者购买股份后,上市公司获得资金,所以说非公开发行股份是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但看到上市公司发布拟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公告的时候,即有人认为是利好消息,也有人认为利好消息,下面我们从非公开发行的本质上剖析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

被当为利空原因很多投资者发现上市公司突然发布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公告,认为短期股价大概率要出现下跌,即使短期不出现下跌股票价格也很难上涨,下面我们从几个原因来分析:

第一,上面我们解释到非公开是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如果发行的对象觉得目前股价过高,或者感觉短期的公司股价处于高估的状态,不愿意认购发行的股份,很容易造成上市公司非公开的发行的股份的失败,再次发现对象投资者如果看好该家公司的股份可以选择直接在二级市场购买股份,无需参与非公开发行的股份认购。

为了保证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顺利进行,国家管理层规定非公开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80%,说白了就是发行股份的价格上市公司可以采用平均价格打折的情况,以基准日的前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相加然后除以20得出价格,然后该价格可以最低打八折出售,该规定其实也很好理解,不打折谁愿意购买,起码价格要比我直接在二级市场直接购买便宜,发行对象的投资者才愿意购买,但打折幅度又不能过低,这样会对二级市场购买的股份明显不公平,还可以防止上市公司大股东恶意套现的情况,具体参考下图案例:

在我们了解到发行价格如何确定后,上市公司为了保证非公开发行的能够顺利进行,股价肯定不能过高,那很容易造成发行失败,投资者不愿意认购,那肯定在发行价格没有确定之前肯定存在打压股价的行为,短期不会让公司股价出现明显上涨,这样会明显太高发行价格,所以在准备非公开发行的阶段股价大概率会出现下跌或者震荡的情况,那市场自然认定非公开发行是利空想消息,并且很多上市公司一发布非公开股份的公告公司股价出现明显的下跌,具体参考下图案例:

第二,上市公司的一旦面临现金流缺口的时候才会愿意非公开发行股份,上面我们重点解释非公开发行股份定义的时候,其是上市公司融资的一种渠道,很多上市公司的非公开的发现的目的补充公司的现金流,就白了就是公司目前很缺钱,现在发展很困难,发行股份短期帮助资金度过难关,所以在今年年初我们发现很多上市公司发布拟非公开发行股份,主要是本次的疫情的原因造成很多上市公司短期的面临资金的缺口的问题,具体我们参考下图案例:

上图数据我们发现上市公司给出了非公开发行股份的目的就是短期补充流动资金,而市场上投资者既然公司的缺钱了,可能现金流出现了问题,或者公司在发展上面临的一些列的问题,很有可能后期业绩会出现明显的下滑的可能性,认定非公开发行股份是利好的消息。

第三,非公开发行股份增加了公司的总股本,一旦总股本增加后每股收益降低,相当于摊薄目前持有公司的股份的投资的收益,而我们分析一家公司是否具备价值投资,参考是公司的净利润情况和公司的每股收益,我们参考的重要估值指标是市盈率,市盈率=公司股价/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率降低,市盈率上升,具体我们参考下图案例:

上市公司也会发布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后每股收益降低的风险提示,所以投资者也认定非公开发行股份是利空消息。

被当做利好的原因任何公示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存在缺钱的时候,特别是重点建设新项目的时候,该重大项目后期可能给公司的发展带来的质的飞跃,有些上市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的预案的时候,并不是短期的现金流面临缺口,而是为了重大项目的建设。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或者逐步扩张过程中缺钱时很正常的情况,所以一般国家也是支持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融资的情况,重大项目建设可以弥补公司的一些产业的空白,特别是能够增强公司的在该行业的地位,后期的发展可能会存在加速的可能性,具体参考下图案例:

比如上图该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主要是各种新的的项目建设,并且很多券商研报也点评了该公司非公开的后期会给公司的发展带来很多帮助,具体参考下图:

非公开发行扩大产能奠定未来成长基础,并且该公司的属于5G行业,典型的是目前目前我国在主导“新基建”建设,积极跟上国家政策扶持下红利的,所以很多投资者认定非公开发行对公司是构成利好。

总结: 上面我们通过非公开发行的股价的确定,公司的股本的变化,非公开发行公司的目的重点分析了非公开发行到底是利好还是利空,我个人觉得短期可能对股价上涨造成影响,但能够帮助完成融资,可能对后期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帮助,中长线的投资者需要重点上市公司融资的目的,对未来发展的构成的影响,自己要充分分析里面的投资逻辑。

感觉写的好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股票非公开增发,也就是定向增发,一般是向特定机构进行发行,比如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有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也会参与增发。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重要的再融资渠道,所以很多公司为什么想尽办法上市?除了通过首发IPO募资以及估值提升带来原始股东财富的大幅增长外,就是为了获得一个可持续的长期融资平台。

一、上市公司非公开增发理论是利空如果仅仅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股票非公开增发是利空,这有三方面原因:

1.增发就是再融资,需要吸纳市场资金,导致二级市场中参与资金减少,同时增发会让公司的供给增多,供给增加自然是供大于求,是为利空;

2.股票增发,意味着股本增加,股本增加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一定会增加,那么原有持有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就会怎么?对了,被摊薄,这会让老股东利益受损,有些老股东会选择卖出,是为利空;

3.股票增长之后,募资会计入净资产,这会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但是以此同时,净资产上升之后,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就会下降,资本利用率降低,会让部分未深入研究过的投资者认为公司盈利能力不佳,从而卖出,是为利空。

二、上市公司非公开增发利好与利空需辩证看待定向增发是利空,还是利好,其实需要辩证地看待,如果一个消息可以让股票大涨,那么就算它是利空,也可以理解为利好。反之亦然。同时,增发是利空,还是利好,与具体增发项目和投资者的心理变化也有很大的关系。

(一)什么时候增发会变成利好

什么时候增发会变成利好呢?

第一,在牛市的时候,牛市中所有股票都会上涨,因为进入股市的资金太多了,出现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即便是那些垃圾股、绩差股、ST股,可能也会出现大涨。那么上市公司非公开增发,会让投资者认为公司在继续扩张,公司在不断发展,从而带来乐观预期,投资者把增发理解为利好,继续买进,推高股价。

第二,投资项目前景良好,公司增发,如果是用于投资项目,且这个项目前景良好,或者说正好赶上风口,投资者就会理解为利好,比如说2015年在互联网金融的风口,很多公司增发投资互联网项目,股价马上连续涨停,被理解为利好。再比如2月份疫情严重时,口罩奇缺,有上市公司拟增发投产口罩,也被理解为利好,股价大涨。

第三,增发价格锁定,如果公司发布非公开增发预案的时候,已经确定了增发价格发,那么投资者就会认为,既然价格定了,参与增发的机构,就会想办法拉升股价,从而远离自己的增发价格,投资者将此增发理解为利好。

(二)什么时候增发会变成利空

既然前面说的三种情况会理解为利好,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非公开增发会被投资者理解为利空呢?

第一,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如果在大熊市中,投资者都是极为悲观的,大多数股票都是不断下跌,新低又见新低。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句话会广为流传,叫做“融资猛于虎”,不管是公开增发,还是定向增发,都是再融资,消息一出,就会被投资者理解为利空,股价应声大跌。

第二,增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偿债,如果增发募资是用于投资新项目,那么不管这个项目的内部收益率高还是低,周期是长还是短,至少在未来是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回报的,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意味着公司缺钱,只是单纯为了融资而融资,比如说前两年暴风科技拟定向增发补充流动资金,结果一经公布,股价就大跌。

第三,增发价格不确定,上市公司非公开增发预案中指出,增发价格按照实施增发时的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90%或以下的折扣进行增发,很多投资者就会认为,参与增发的机构当然是增发价越低越好,肯定就会打压股价,那么投资者就会看空股价,从而选择抛售,形成利空。

三、利好与利空并非股价涨跌的核心逻辑从前面两点的论述,大家可以看到,非公开增发,它虽然是利空,但确实也可以被理解为利好,主要看市场环境和投资者的预期。

但不管非公开增发是利好还是利空,上市公司的股价还是取决于公司能否给投资者创造新增价值。比如说有些公司发布定向增发后,连续涨停,但是之后又会重新下跌,当消息影响减弱后,股价还是会回到其原有的合理区域。当其被市场理解为利空时亦是如此。

就比如说有些上市公司IPO首发上市后,越做越大,最后股价越涨越高,为投资者带来数倍或数十倍的回报。而有些上市公司上市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买入的投资者被长期套牢。再融资也是如此,如果再融资能让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支持,公司越做越大,那么股价自然会继续上涨。

而如果上市公司总是不断融资,却从未给投资者带来回报。业绩也无法实现持续增长,那么就算是其融资项目描绘得有多么美好,终究也只不过是空中楼阁。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进行非公开发行,主要是为了再一次筹集资金,整体来说对上市公司长期发展是好事,但融资改变供求关系,对股票形成实质利空。在实际投资中,需要结合市场环境、增发募资用途等因素综合分析,才能定义增发对股价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投资者需要深入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估值水平和未来前景来判断公司的价值,而不能简单的用一个利好或利空消息来进行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