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近期上海房价会降吗?

2023-06-01 10:47热度:6669

“上海房价会跌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在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在“三限措施”:限购、限贷、限价的配合下,尤其取消单位或公司购买房产的举措,导致新房销售成交大幅下降,价格也开始逐渐走低,已经影响传递至二手房市场。目前,二手房市场确实有价无市,交易清淡。如果买家符合条件,选择余地大,事实上降价幅度已经在5%至20%左右。上海作为一线城市,国际化程度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大,人口导入速度远超流出速度。2018年5月的房产均价已经达到5万左右。当然这是一个覆盖全上海地区的平均房价。不过区域之间差异还是很大,新房旧房差异更大。粗分可以划分为:外环及外环外、中环、内环三个指标性区域,形成三大价格体系。

据称:5月份统计的三大区域的均价分别为:5-8-10万元/平方米。前一阵我看到有媒体报道这个价格后感到有点夸张,是否真实可靠,就利用下班回家的路上去一个房产中介看一位朋友,问了一下情况。她回答说,5-8-10三种价格是指2010年开始建造的新楼盘,就是说,房型比较正气,南北通透,外立面看上去比较干净整洁,楼栋间间距大,阳光照射面充足,一梯二户,带电梯的楼盘。基本户型在2房及3房,面积一般在100至140平方米左右,小区绿花率达到35%以上。不过我认为这个价格还是有点水份。而真实成交价格估计还会低个10%左右甚至还会低一点,如果真要购买就看你讨价还价的水平了。而2000年以前建造的多层或高层老公房价格估计要低个20至30%左右。根据2018年5月的统计分析,上海16个区的住房价格差异大,金山区均价为1.6万,而崇明区更便宜为1.5万。最贵黄浦8万。这个均价包含新老房子的平均价,当然这些都是统计数字,仅供参考,并不代表百分之百真实的房价。

在2000年前,上海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建房和买房的房地产市场。转折点从2000年开始,大规模,成片化,一个小区连一个小区的新房集中上市出售,但在以后的几年时间,市民由于经济支付能力不足,购房理念滞后,上海的房价除市中心区域外始终维持在千元时代徘徊。但是从2005年开始,上海的主流媒体就有人不断喊出,上海房价要进入“1-2-3”的时代(内环房价3万,中环房价2万,外环房价1万),这种呼声曾经引发轩然大波和广泛争议。而当时在2005年,内环均价还不到1.5万。又经过三年不到的缓慢上涨,到2007年,在内环内还是能够比较容易地淘到单价3万元以下的优质新房,大多数房价只有2万出头。3万一平方米的房子可以买到市中心的中心点上。中环和外环的单位均价也分别在1.5万元和8000元左右。然而,自2008年开始,上海房价才正式全面开启了“1-2-3”高速增长时代,那时候上海常住人口刚刚突破2100万人,那时候上海职工平均年薪刚到3.9万元,那时候上海三口之家的家庭年可支配收入刚到8万元,那时侯房价开始了每月一个价上涨的速度,逐渐演变为每周甚至每天一个价的奇怪现象,那时侯很多市民的观念开始快速转变,那时侯很多人认为不买房子吃亏了,那时侯银行开始提供代款按揭了,那时侯很多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也开始借款买房,随后的几年时间里,那时侯曾经有一段时间里房价上涨速度达到每天一个价的疯涨时期。

上海的房子会跌吗?还是会保持平稳?

上海的城市性质确定为: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正式公布!明确了上海至2035年并远景展望至2050年的总体目标、发展模式、空间格局、发展任务和主要举措。规划提出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构建由“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组成的城乡体系和“一主、两轴、四翼;多廊、多核、多圈”的空间结构;完善由城市主中心(中央活动区)、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和社区中心四个层次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中央活动区包括小陆家嘴、外滩、人民广场、徐家汇等区域,16个城市副中心包括9个主城副中心、5个新城中心和金山滨海地区、崇明城桥地区的核心镇中心;形成城际线、市区线、局域线“三个10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基本实现10万人以上新市镇轨道交通站点全覆盖;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9%左右。至203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左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左右。

上海的房价是跌是涨一看就已经很明确了,目前在严厉房产政策的调控下,整体房价有一定幅度回落,但核心区域仍旧坚挺。是否能买你自己决定吧。当然房地产税的落地也指日可待,也一定会影响房价的走势。是跌是涨还是平稳我们拭目以待。换句话说,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还是完全依靠政策的影响力。

这是一个搏弈的过程:

首先是房东和买家之间的博弈。市场规律向来是涨快跌慢,涨5万一句话,而跌下来5万,则需要有一个过程。就目前的僵持行情,只有极少数房东由于急用钱,愿意降价卖房,可能随着时间延长,这个队伍可能会越来越大。而由于限购等愿因,现有的买家偏少,能买的都买了,不买的买不起或者限购了。而天平的方向取决于双方的博弈力度,用时间换空间。限购的松动,只会影响短期的交易量。但长期看,取决于城市新增人口。取决于需求量的增加。从目前的人均数据来看,市场房屋的保有量,加上未建成以及待开发的房产,说上海房屋很短缺,显然已经站不住脚。

需求的另一端是新生人口的下降。上海的新增人口大部分为外来人口。而以我们老家的情况来看,如果说八零后有一百个小孩,九零后只有八十个,到零零后,只有五十个。新生小孩数像个倒三角一样在萎缩。通过我对身边同事的了解调查,每个地方的新生小孩的数量都在减少,只是幅度和基数不大一样。以小见大,可能这不光是上海的问题,从最近西安,武行等城市的人才政策可以看出,人是这个城市的未来。同样,人也是未来房地产最大需求增量。

其次,政府和开发商的搏弈。这一轮一轮的上涨背后,无论是出于居住环境的改善,还是正绩的考量,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推动。资金从何而来?无数城市都交出了一个答案:卖地。国家按照划定的红线,给与每个城市定量的土地指标。作为房屋最大成本的土地,在过去的涨幅惊人。面粉贵过面包的事时有发生。2016年下半年的地王频现,成为了最后一波上涨的最大推手。

以松江区为例,16年房价从1.8万涨到3万每平米,年中限购社保从2年变5年,市场稍有冷却。随后,泗泾两块宅地拍出楼板价5.8万每平,市场马上像注入了鸡血一般,似乎一夜之间,所有房子都涨了10%。从目前看这些地王,或许有那么一丝悲凉。面对人口的增加,有限的土地供给,造成了房屋新增不足,导致价格居高不下。

开发商是最大的参与者,房价上涨最收益的自然也是开发商。特别是早期比较激进的开发商,通过融资拿地扩张。融创,恒大,万科,碧桂园等房产公司,扩张的速度是惊人的。请关注开发商的两个数据,一个是负债率,一个是现金流。这两个数据决定了开发商能支撑的时间。很遗憾,这两个数据都不理想。体量大的开发商稍微好点,那些融资渠道小融资成本高的开发商,可想而知。所以,开发商也需要时间来换空间,要么降价回流,要么支付高昂的利息。

中央定调房住不炒,坚决遏制房地产快速上涨的精神。这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为什么?因为今天的高房价充满了风险,其一高房价带来各行业成本的大幅上升,实体经济成本居高不下,已经伤害到实体经济。其二是高房价带来的债务风险,不管是开发商的负债率,还是居民的贷款,都已经到了不能在往上加杠杆的地步。第三是对购买力的消弱,最近流行一个词叫消费降级,从这能看出房价上涨带来的消费增长不可持续。

最后结论,商品房总归会回到商品的属性,随着愽弈进入下半场,房地产回归理性,市场的天平会做出市场的选择。而随着中央政策的明确,房地产无论涨跌,都会朝着更平稳的角度发展,合理的涨跌更符合市场规律,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

自由自在天地间,无忧无虑半亩田!!!我是北极鱼,关注我,一起满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