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本月推出数字货币最终可否实现"货币流通实名制"而更适于监管?

2022-11-14 23:58热度:7849

其实现在的纸质人民币、电子货币交易也算是实行了“货币流通实名制”制度,只不过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很多人游走在法律的边缘,钻了法律的空子,导致起看似不是实名制。

先纠正一点,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人民币与数字货币不一样,别混为一谈。而央行发行法定数字人民币的主要用途是填补纸质人民币使用领域的空白,促进法定人民币的流通。

我国的最早的货币流通全都依赖纸质人民币,后来随着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发展,逐渐的产生了“虚拟人民币”,而这种人民币实际上不属于央行发行的,虽然国家默许它的存在,也间接的承认了它的作用和价值,但它们并不等于真正的“法定”货币。

比如支付宝里、微信支付里的电子货币,以及各大银行账户里的电子货币,实际上他们虽然都属于“虚拟人民币”的一种,也可以通过渠道和途径完成互通,也可以代替纸质人民币交易,但它们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定货币。

在交易的过程中是需要通过媒介转换的,就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例,不管我们怎么使用这些虚拟人民币,支付宝和微信里面的虚拟人民币都必须要通过银行来完成转换,也就是说支付宝里面的货币A与微信里面的货币B不是同一种电子货币,与各大银行内存在的电子货币C、D、E等等,更不是一种。

如果注意这些讯息的朋友就会发现,跨行支付、实时到账也都是从有了移动支付后才出现的,尤其是跨行转账,基于银行系统、使用电子货币的不同,这种不被认可、但却又替代纸质人民币存在的虚拟货币在流通上很难统一,且流通性也非常差。

而发行法定数字人民币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代替这些虚拟货币,规范“线上人民币”的流通秩序,而基于法定数人民币的底层技术是区块链技术,它同时也具有区块链技术的四大特性,其中就包括与货币流通实名制有关的“不可篡改”属性,与监管契合的“可溯源”属性,与安全有关的“非对称加密方式”,以及与保护个人隐私有关的“私密性”。

而这都是法定数字人民币可以做到的,基于它的交易方式,是完全可以跨平台、跨银行、跨地区进行交易的,甚至基于它的某些属性,还可以完全脱离网络进行交易,就单单这一点,就是现有的“虚拟人民币”无法做到的,可能这种交易方式能做到,但安全性上,是没有应用了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技术的法定数字人民币这么高。

所以,发行法定数字人民币的真正原因是促进人民币在线上的流通,梳理线上金融产业的秩序,并且对整个线上涉及到金融的行业进行监管。此外,基于法定数字人民币的属性,其实在未来是可以推动人民币走向世界的,甚至可以替代世界通用货币美元的。但这些也只是一些应用场景的畅想,未来能否走向世界,还要看咱们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

如果中国全国实行数字货币是可以实现监管,并且最大限度降低金融诈骗,放罪概率。因为数字货币是基于区块链开发,区块链最大的特性是信息全自动上链,不可更改。如果进行金融诈骗那,诈骗者的信息将会被很快的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