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要闻

1777年中国历史上都有什么大事件?

2023-12-26 09:40热度:5909

1777年也就是农历丁酉年,生肖鸡年,当时正处于清朝乾隆皇帝统治期间,所以这1777年换算成清朝时的纪年法也就是乾隆四十二年。当时乾隆皇帝已经六十六岁,在位四十二年,在他的统治下全国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之势,出现了后人称赞的“康乾盛世”。在这看似普通的一年我们中国也曾发生过许许多多值得我们了解的大事,就让我们来看看在这一年到底发生过什么吧。

1777年中国历史上都有什么大事件?

一、编列《贰臣传》

1777年中国历史上都有什么大事件?

乾隆四十一年(1777)十二月,在经历了清初的动荡之后,到了乾隆时期,清政权已经建立百年,其统治已经非常巩固。在这种情况下,乾隆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缓和民族矛盾,瓦解民族意识,达成统一思想,在大力表彰忠臣(即在明末清初因抗清遇难的明朝官员)的同时,下令编纂《贰臣传》

1777年中国历史上都有什么大事件?

“为开创大一统规模,这些人不得不加以录用,以靖人心而明顺逆。不过事后平情而论,作为一个人,以胜国臣僚,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却畏死幸生,腼颜降附,也称不上是完人,即使稍有片长足录,其瑕疵也不能掩。此等大节有亏之人,不能念其建有勋绩,谅于生前;也不能因其尚有后人,原于既死。为准情酌理,自应于国史内,另立《贰臣传》一门,将诸臣仕明及仕本朝各事变,据实直书,使不能纤微隐饰”。遵照乾隆帝谕示,国史馆总裁便查考姓名事实,逐一类推,编成列传,陆续进呈乾隆帝。

1777年中国历史上都有什么大事件?

二、恢复翻译科试

1777年中国历史上都有什么大事件?

乾隆四十一年(1777)十二月初八日,乾隆帝下诏恢复翻译科试,且在乾隆戊戍年八月,考试翻译举人,已亥年三月,考试翻译进士。再次之后,停止了二十多年的翻译乡试再次开始。

1777年中国历史上都有什么大事件?

三、戴震去世

1777年中国历史上都有什么大事件?

乾隆四十二年(1777),被梁启超称之为"前清学者第一人"的戴震去世。戴震,字东原,又字慎修,号杲溪,休宁隆阜(今安徽黄山屯溪区)人,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戴震治学广博,音韵、文字、历算、地理无不精通,又进而阐明义理,对理学家"去人欲,存天理"之说有所抨击。其视个体为真实、批判程朱理学的思想,对晚清以来的学术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民壮停止演习火枪

乾隆四十二年(1777)二月二十六日,大臣国泰上奏乾隆认为各地的民壮都可以操练鸟枪,让他们认真练习使用鸟枪,增加实力。但乾隆却不这么认为,乾隆认为火药关系重大,不便散给人役。如果都使演习鸟枪,并令熟练进步连环法,对于除暴防奸,并无裨益。另外,各省训练纯熟火器的人太多的话,如果这些人造反就不太好平定了。所以乾隆不太赞同民壮使用鸟枪,同年的十一月,乾隆又下令禁止武科使用鸟枪,故火枪等器械在清朝统治者的反对下并没有很好的在我们中国大规模的使用和获得发展。

五、迁移京城闲散宗室

乾隆四十二年(1777)十二月十七日,面对北京“户口日繁,待食者众,无余财给之,京师亦无余地处之”的压力,乾隆决定将京城闲散宗室移往大凌河。在重金的利益趋使下,京城大批闲散的宗室迁往大凌河。

六、王伏林倡教被杀

乾隆四十二年(1777)十一月,甘肃河州(今临夏东北)百姓王伏林及其助手张志明、王九儿倡立新教,入教者达二千余人。他们建立了比较严密的组织,在王伏林手下,有十二人被封为十二星,二十八人被封为二十八宿。清政府侦知后,即派差役前往锁拿,王伏林等仗剑拒捕伤差。随后,清政府又出动军队,于本月十三日在王家坡地方,对王伏林教众进行剿杀。王伏林、张志明、王九儿当场遇害,教徒五百二十二名被捕,其余的四散逃逸。清政府决定把被捕者发云、贵、川、广烟瘴地方,及东三省给索伦人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