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余额宝持续发热,银行存款流失,未来将给传统金融及宏观经济带来怎样的冲击?

2024-03-27 14:01热度:4530

谢邀 对此我简单说一下吧 说的不对 望手下留情还。。

余额宝持续发热,银行存款流失,未来将给传统金融及宏观经济带来怎样的冲击?

——————————华丽分割线——————————

鉴于好多同学比较敏感,我在前面把话先说明,原文不动放在后面:

1。我并没有否定有冲击。既然题主问的是给传统金融和宏观经济有怎样的冲击,那我肯定是分析对宏观经济和传统金融的分析。直接给个什么破几万亿所以冲击很大,或者什么什么肯定破产这类的,原谅我是学傻了的,我强调分析过程,逻辑过程,理论推演,而不是直接放句大话。所以,有同学只看到我说一句冲击不大,而不看为什么我说冲击不大,对什么冲击不大,对什么有冲击,那我就不回复了。你要反驳,也请给出理论分析过程,哪怕你去百度来抄过来,哪怕是哪个记者的新闻,都可以,我会针对每一步分析进行回答。

2.我从没否认余额宝等各种宝的价值,相反,我自己还有账户,里面还有我的一部分收入。这些宝的nb之处已经被媒体说得干干净净,没有的也说了,我觉得我没必要跟这个风,再无意义的表扬一番。我相信,未来互联网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深的影响,我相信余额宝这种互联网代销形式的金融产品会越来越多,甚至在我过金融市场形成固定的份额。但这点能说明什么呢,我觉得只能说明这种商业模式的成功。

3.单独商业银行破产与否,盈利模式怎样,那是微观问题。没错,微观会影响宏观,但在我学痴的概念里,谈银行业金融体系,就是说货币银行体系,谈宏观经济,就离不开货币。这也是我下文的基本思路。

4.如果有更痴的学痴,准备和我摆理论,画图表,那我承认你赢了。离校太久,上班也忙,,没空找书来了,平时也是在知呼潜水的,看到感兴趣的话题插科打诨一下。但这不代表我是胡乱说,理论素养个人感觉不高,但绝对是对得起我的教授的,理论素养是印在思维习惯中的。另外,我只是个烟酒僧。

5.其实这个问题我所在单位内部也有专门组织学习研究,大家在欢快的气氛中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基本结论也就是: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或者金融互联网,谈不上金融创新,应该只是商业创新。这一点,个人时刻欢迎各行业同学一起来探讨,但我们一定要讲道理,对吧~

6.最后吐槽一下。感觉怎么一有人说一点点这些宝被炒热了,就有人出来各种喷呢。昨天看见有人也是回答类似问题,结论和我差不多,评论区直接是被爆的节奏……作者给他们取名xx脑残粉。其实我觉得也没必要说谁脑残粉,这里是,有不同意见很正常,我觉得大家都是有文化有经验有水平的人,只是各自领域不同罢了。但只要你说出你问什么得出你得结论,大家一起探讨学习,这才是得本质和目的,仍一句话,像预言一样,有意义么。地球不缺预言帝,我们也不因该崇拜预言帝。

7.还是吐槽。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我说冲击不大不代表这东西就是废物,或者就有害。就算你弄出cds,mbs这些东西,影响了整个金融市场,带动了数量金融得快速发展,甚至让穷苦得美国人都有房子住,但你能说这玩意好么?这只是一个产品,请别带感情色彩。算了,不废话了。都可以专门开题说了。

+++++++++++++++++++++++++++++++++++++原文++++

看了一圈答案,都没说到实质问题。其实各位答主回答都挺好,不过这是,我觉得有必要说清楚一些,没什么答题经验,试着说清楚。

1.什么是银行?什么是余额宝?

大家看到的银行是什么?是柜台,是存款,是业务员拉存款,是项目经理跑贷款,是巨额利差。但其实这都不是银行,这只是银行因其本质功能,或者说其能一直存在的核心功能的外在表象。不错,从历史发展来说,银行干的就是“集中社会闲散资金,满足资金需求”这种二道贩子的事,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央银行制下,银行有一个重要的功能:信用货币的发行、信用扩张。这也是银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重要特征,上过经济学课程的人都应该知道两个名词: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什么这么区分,这就是关键。

具体的信用扩张过程就不说了,金融学101的书本太多。至于信用扩张和通货膨胀的关系以及社会合意性这里也不讨论。在中央银行制下,大家都知道中央银行发行货币,但中央银行不会印出钞票来挨家挨户的去发,而是通过银行系统。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存入商业银行账户,这就是进入银行系统,通过信用扩张过程,最终流到社会上的货币成倍与基础货币。说这个只是举一个列子说明,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转时通过银行系统支撑的。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在内,你可以理解为一种经营金融产品的企业,和普通企业其实没什么区别,他们所有的钱,都来至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也就是银行系统。他们所有的收入,也最终必然回到银行系统。

余额宝是货币市场基金。这只是许多货币市场基金中普通的一只。基金管理公司是天弘基金,基金中的钱是在托管银行里,唯一不同的是,这只基金的发行方式不是在柜台(银行柜台,证券公司柜台,交易所柜台),而是通过支付宝。

2.余额宝对银行的冲击到底是什么?

通过上文简单说明,其实可以看出来,钱,还是在银行体系,因为没有钱可以脱离银行体系,脱离了钱就是废纸(不管这张钱流通过程有多复杂)。余额宝本质也是早就有的东西。所以谈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冲击,从存款方面分析,不过是从一个银行户头转到余额宝托管银行户头;从存款人收益率来看,存款利率和余额宝收益率是不能比较的,因为不是同一性质的玩意。就如同拿林志颖和林志玲比较谁好看一样的无聊(当然,对于客户来说,数字是有区别的)。另外,银行是间接融资,基金是直接融资,这样的特点也决定了两者数字肯定有差别,这个差别不是由于余额宝的产生而产生的。从客户来说,看到高的收益率,必然权衡投资。“以后有钱都不存银行啦”,但是你投资余额宝第一步也必须开一张银行卡,开网银,存钱进入,再转入余额宝吧……

冲击到底是什么,是金融业务。其实上面废话半天,就是想说余额宝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微乎其微,不会影响银行在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不会增加减少什么新型金融机构,更不可能让银行什么的破产。余额宝只是一款产品而已,他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的分销渠道。所以说,现在讨论得这么热闹的互联网金融,其实只是在说分销渠道互联网化(有么有顿时感觉有点炒作过头了)。

在此之前,银行厉害在于它众多的网点。之前银行柜台代销股票、基金、保险,不也很火吗,不过是没炒到网上去罢了。现在,银行这个优势被互联网打败了,网点再多,你也不可能一人一个网点吧。在利率管制取消的趋势下,银行靠吃利差奔小康的古代做法必然会被抛弃(利差这玩意不是金融体系的问题,反而是金融市场不完全的表现),取而代之的是高附加值的服务,包括融资方案、企业金融、托管等,目前一些银行做社区银行等这种小微金融的方式,也是未来银行业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当然,银行也不会错过互联网这种分销渠道。

3.再说冲击

余额宝这种产品的冲击,不单单是对于金融体系而言,我想对于每一个人都有巨大的冲击。首先,你开始比较各种产品的收益率了(存款本身也是一种产品),人们开始真正履行“用脚投票”这个生下来就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后,你不会再把存款当做资产保值增值的主要方式,存款只会变成一种钱的较安全(感谢 的提醒,在存款保险制度下最安全的金融产品应该是国债吧)的保管方式,一种便利的支付手段,一种生活必需品(就如同衣服一样)而已。这代表市场的进步,你可以说是“互联网金融”产生了这个进步,但其实更像一种巧合。余额宝这种东西只是一个产品,但是是我们金融生活中新增的产品,他扩大了我们可投资的范围。说冲击,这玩意对媒体不也有冲击么,至少新闻记者们有了可以大肆报道的对象了……

除了这样的冲击,我想,我们还需要一次“冲击”,就是对于风险的认识。别人说疼你永远不会知道有多疼,除非你自己疼一次。

废话完,最后总结:这些宝谈不上对金融体系的冲击,也无法撼动任何已有的金融机构类型,他只是一个产品,一种新的分销方式。它有值得每一个金融人学习的地方,也对每一个人产生了影响。最大的影响是一种新的业务模式,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