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三星堆文明属于什么文明?

2024-05-30 04:23热度:2485

三星堆早就有考古学家说了,并非外星文明,就是史前文明,这个地方就是古蜀国,2021年新发掘的6个陪葬坑里面的土层断代结果已经出来了,非常的准确的要告诉大家,三星堆遗址存在的时间就是商代晚期左右。

三星堆是史前文明的证据:2021年三星堆发掘工作,进行到23日的时候,发掘现场发出消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对6个坑的73份炭屑样品使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对年代分布区间进行了初步判定,其中K4坑年代最有可能是在公元前1199年至公元前1017年,也就是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左右,这就印证了三星堆新发现的4号坑碳14的年代区间属于商代晚期。所以,三星堆真的就是真实存在的古蜀国位于商代晚期的史前文明了。

三星堆考古有新进展,你可曾知道,青铜面具下古蜀国的不朽传奇?

三星堆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虽然沉睡了千年,但一经发现便震惊天下。今日,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又出土了金面具残片、巨型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消息一出,振奋海内外。随着这些国宝的发现,也让更多的人想更进一步了解,三星堆文明是怎么产生的,它在历史上有什么显赫地位,又有哪些神秘发现?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那青铜面具下的古蜀国有哪些不朽的传奇?

三星堆考古有新进展,你可曾知道,青铜面具下古蜀国的不朽传奇?

四川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这里既有山川俊美的自然风貌:地势多样,青峰竞艳,丹壑争流;又有秀冠华夏的历史人文: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名人文豪竞相辈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流传着一个个关于古蜀国的动人传说,以至于世世代代的四川人,都很郑重地传下了“不打杜鹃”的规矩。这些传说在感动世人的同时,也使人们疑惑:古蜀国真的存在过吗?有没有古蜀国曾经存在的证据?古蜀国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这个国家创造了什么样的文明?

三星堆考古有新进展,你可曾知道,青铜面具下古蜀国的不朽传奇?

谁也没有料到,解放之前,几个处在乱世中的普通农民在挖堰沟时,竟然揭开了通往古蜀国辉煌历史的冰山一角。更没有人料到,如出一辙的是,几位新中国的普通农民工在施工工地上会发现古蜀国发展演变的种种证据。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去探究那段曾经存在的历史和那个曾经辉煌的国度......

三星堆考古有新进展,你可曾知道,青铜面具下古蜀国的不朽传奇?

古蜀国的动人传说中国唐朝的伟大诗人李白在其脍炙人口的名篇《蜀道难》中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首诗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在这首描写四川山路的诗篇中,李白也提到了两位存在于传说中的历史人物:蚕丛、鱼凫。古蜀国的第一位王蚕丛,又称蚕丛氏,善于养蚕,传说中蚕丛穿着左边斜分了叉的衣服,他的眼睛像螃蟹眼睛一样是向前突起,他的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蚕丛原先居住岷山石室中,后来率领部族从岷山到成都居住。西周时期,蚕丛所在部落被其他部落打败后,他的继任者柏灌率领族人,逃到姚和雟(两地于今四川西昌一带)。鱼凫是古蜀国第三代统治者,正是他重新统一了古蜀国。据文献记载,鱼凫而下是望帝杜宇、丛帝鳖灵。这些古蜀国的统治者名号怪异,记载他们活动的史料稀少,于是李白喟叹:“开国何茫然”。

三星堆考古有新进展,你可曾知道,青铜面具下古蜀国的不朽传奇?

春秋初期,望帝杜宇从鱼凫家族接过了古蜀国的王位。杜宇的故事最多、最美,传播也最广。史书上说:“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据说,杜宇是“从天而降” 的,他的妻子则是从井中出来的。他的最大功绩是“教民务农”。

古蜀国经常发生水患,虽然望帝想尽各种方法来治理水灾,但始终不能从根本上根除水患。有一年,从河在这一大坑的玉器面前,燕道诚一家先是目瞪口呆,接着马上意直到他们时来运转的日子到了。他们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环顾四周,见并没有人注意他们,马上将这些玉器掩埋起来。当夜,燕道诚一家五口趁夜深人静在原地挖掘出了璧、璋、琮、圭、圈、钏、珠、斧、刀及玉石器半成品共400余件。其中以石璧最具特色。大的石璧直径达80 厘米,小的直径仅有几厘米。当他们擦拭干净玉器上的泥土时,这些精妙的千年古物在灯下焕发出炫目的光辉。燕道诚一家在兴奋和不安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此后的一两年间,燕道诚又陆续在发现玉石器坑的附近做了一些小范围发掘工作。但是不久,燕青保和父亲燕道诚都突然得了一场大病,几乎是九死一生。他们由此认为这是神灵对燕家的惩罚,古人留下的宝藏不是随便可以挖掘的。因此他们停止了进一步掘宝的计划,并把这批意外之财分送给了亲朋邻里,以期“破财免灾”。

这些让人惊叹的玉器流传出去后,马上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1934 年3 月初,华西大学博物馆科学发掘队前来发掘遗址,由于时局动乱,发掘工作只进行了10天便告结束,共获得各种玉、石、陶器600 多件。建国后,考古工作者再次发掘,前后共出土了1000 多件美妙绝伦的珍贵文物!出土文物之多,价值之高,引起了世界轰动。这些遗址被称为“三星堆文明”,经考证,三星堆文物属于3000 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三星堆文物的出土,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三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人们开始惊叹,蚕丛和鱼凫真的存在! 古蜀国真的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文明!

三星堆遗址不仅出土了大量的玉器,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青铜面具。这些青铜面具几乎全是粗眉毛、大眼睛、高鼻梁、阔扁嘴,没有下颏,表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仔细观察这些青铜面具,两只耳朵上各有一个小孔。这种面具的脸型与现代当地人大相径庭。它代表了什么?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三星堆的神奇不仅仅在于它的文明高度发达,更让人惊讶的是,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还出现了以吨来计的象牙。象牙原本盛产在印度和孟加拉,但是在三四千年的中土蜀国,竟然出现了大象的踪迹,如果不是象群真的在巴蜀古国生活过,就从另一个方面揭示了古蜀国对外交通极其发达。

在三星堆文物中还出土有金杖、青铜神树等精美的文物,这些文物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这是否暗示了中国古文明与世界其他古文明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在坑中出土了5000 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居然已经有了印度洋作为钱币使用的海贝,实在令人觉得不可思议。

三星堆文物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物,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且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之一,在世界文化遗产中也属于顶尖级别的范畴。

随着一大批精美、神秘的珍稀文物将辉煌的古蜀文明真实而又匪夷所思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一连串历史之谜也接踵而来。三星堆出土上千件文物的两个坑是哪个年代留下的?从规模来看,三星堆无疑曾是古蜀国的国都,那么,这里为何被废弃了呢?

谁埋葬了三星堆古蜀国?神秘的三星堆古蜀国是怎样消失的?为何如此之多的礼器被深埋地下几千年呢?目前学术界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洪水惹的祸,部分专家认为包括三星堆遗址在内的成都平原古城群均兴建于距今三四千年前。当时的气候处于全球性突变气候期,以持续性干燥、伴以突发性洪水为主要特征。成都平原古城群处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两大地貌单元接合部,多条河流出山生成多个冲积扇平原,平原上的河流具有易徙的天然性质。从发掘资料看出,在三星堆附近发现的一层20 ~ 50 厘米厚的淤泥,且文化层被破坏,被认为是三星堆遭受洪灾的一项重要证据。或许,几千年前的一个夏天,成都平原大雨倾盆,一连数十天的狂风暴雨引发了洪水,当洪水冲破古蜀人居住的古城时,蜀民们四处逃散。一部分蜀民被洪水无情地吞噬,另一部分幸存下来,为了躲避洪水,从而迁居他方。

也有人认为三星堆古蜀国不是灭亡于洪水,而是毁于地震。有专家称在三星堆附近发现的淤泥,只在一个狭窄的层面存在,而其他地方的文化层都还存在,不可能是发生过大规模的洪水。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来看,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灼伤痕迹,充分说明以前曾经发生过火灾。是不是古蜀国曾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地震将古蜀国一举摧毁,而地震后引发的火灾将这些文物烧成现在的样子呢?而且在几千年前,古人生活在木结构的房屋中,地震后诱发火灾十分容易。李白的《蜀道难》中有一句“地崩山摧壮士死”的情形与地震类似,可以作为佐证。

也有人认为三星堆古蜀国的灭亡是因为战争导致。在距今3200 年左右的商代晚期,生机盎然的三星堆文化发生突变,具有典型的三星堆文化风格的陶器在此时开始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尖底陶器和圜底釜。而尖底杯等曾在商代早、中期大量流行于鄂西地区,是早期巴人所使用的典型陶器。三星堆文化最强盛时,古蜀国人的生活中心在成都平原,川东长江沿岸和鄂西地区的势力很弱。此时的鄂西,一支以使用尖底杯和圜底釜为代表的文化发展壮大,这就是早期的巴人。渐渐地,巴人将三星堆的势力挤出了鄂西地区。在三星堆文化末期,不知何故,巴人突然放弃了鄂西这块生长已久的故土,沿长江举族西迁,用武力占据了成都平原,古蜀国人被驱逐,三星堆古蜀国文明从此消亡。

揭开古蜀国谜团的钥匙历史总是在不经意间和我们不断开玩笑,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寻找的古蜀国存在证据竟被几个挖水沟的农民找到。更让世人惊诧不已的是,在三星堆文明被发现之后不到100 年,几位农民工竟然又在无意间发现了三星堆文明的继任者——金沙文明!

2001 年2 月8 日下午的晚些时候,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外一块高洼不平、乱石四散的工地上,几十名农民工正随一台先进的现代化挖掘机挖掘一条壕沟。就在挖掘机伸出的巨手将紧攥的一大堆泥土向壕沟外抛撒开来的时候,负责运土的一名农民工突然发现一些破碎的陶瓷残片,细心的他慢慢试着扒开泥土,果然,一个精美的铜像出现在眼前。消息传开后,几个民工很快从一堆新鲜的泥土中翻出了十几件石人、玉人、铜人、铜牛头、玉镯、玉璧等精美的古器物。

当晚,考古专家初步鉴定,这处工地为一处极具研究和考古价值的遗址。第二天上午,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进驻现场,对挖出来的浮土进行翻查,并开始着手考古发掘工作。很快,他们就从遗址中清理出珍贵文物多达1000 余件。当金沙遗址第一批文物从泥土中被发掘清理出来时,考古学家们就不约而同地惊叹:它们跟三星堆器物简直太相像了。专家们立刻意识到,它和三星堆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金沙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小立人是金沙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而当年在三星堆出土过一个相差悬殊的青铜大立人,它们的造型极其相似,同样的长衣,同样的姿态,空空的手中似乎都握着什么东西。在金沙遗址还发现了一些青铜神鸟,它们和三星堆神树上的挂件极为相似。专家们研究出土文物后发现,金沙遗址的出土器物在造型风格和纹饰特征方面与三星堆的器物基本一致。只是,金沙遗址的金器、玉器的制作水平分析,已明显比三星堆时期成熟高超。金沙遗址的年代又略晚于三星堆遗址,种种迹象都表明,三星堆文明因某种特殊的原因从广汉突然消亡后,迁徙到了以金沙为中心的宽阔地带,并在此延续和发展。

不论这种猜想是否准确,金沙遗址终于解开了一个巨大的疑惑。古蜀国在三星堆突然消亡以后,它并没有从这块土地上“蒸发”,而是悄然迁徙到了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继续以其独特的文化面貌发生发展着。并在这片富饶却相对中原文明独立的土地上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文明体系,直到被来自西北强悍的秦人灭掉。